拼音 “yǔ” 禹组词

  • 禹[ yǔ ]字在开头的词语
    1. 1、禹哀[ yǔ āi  ]
      1.中药名。太一余粮的别称。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石二.太一余粮》。
    2. 2、禹碑[ yǔ bēi  ]
      1.即岣嵝碑。凡七十七字,象缪篆,又象符箓。后人附会夏禹治水时所刻。碑在湖南衡山云密峰。昆明﹑成都﹑长沙﹑绍兴﹑南京栖霞山和西安碑林等处,皆有摹刻。
    3. 3、禹步[ yǔ bù  ]
      1.谓跛行。相传夏禹治水积劳成疾,身病偏枯,行走艰难,故称。《尸子.君治》:"禹于是疏河决江,十年未阚其家,手不爪,胫不毛,生偏枯之疾,步不相过,人曰禹步。"《法言.重黎》"巫步多禹"晋李轨注:"﹝禹﹞治水土,涉山川,病足,故行跛也……而俗巫多效禹步。"故亦称巫师﹑道士作法的步法为禹步。
    4. 4、禹甸[ yǔ diàn  ]
      1.《诗.小雅.信南山》:"信彼南山,维禹甸之。畇畇原隰,曾孙田之。"毛传:"甸,治也。"朱熹集传:"言信乎此南山者,本禹之所治,故其原隰垦辟,而我得田之。"本谓禹所垦辟之地。后因称中国之地为禹甸。
    5. 5、禹鼎[ yǔ dǐnɡ  ]
      1.传说夏禹以九牧之金铸鼎,上铸万物,使民知何物为善,何物为恶。 2.即九鼎。传说禹铸九鼎,象征九州。后因以喻国家领土﹑政权。 3.西周晩期青铜器。宋代《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等书着录,称为"穆公鼎"。铭文二○五字,记述禹以武公的兵车百辆和徒御一千二百人随周王作战,俘获鄂侯事。1942年陕西岐山又出一鼎,与宋代着录相同,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 禹[ yǔ ]字在结尾的词语
    1. 1、伯禹[ bó yǔ  ]
      1.夏禹。
    2. 2、惭邓禹[ cán dènɡ yǔ  ]
      1.南朝齐王融急于功名,自认为很有声望,想在三十岁内就做到公卿,结果只做了中书郎,因此曾抚案而叹:"为尔寂寂,邓禹笑人。"见《南齐书·王融传》﹑《南史·王融传》。按,东汉邓禹二十四岁就封侯,故云。后以"惭邓禹"指因功名迟暮而感叹。
    3. 3、崇禹[ chónɡ yǔ  ]
      1.夏时舞曲名。
    4. 4、大禹[ dà yǔ  ]
      传说中古代部落联盟领袖。姓姒,亦称“禹”、“夏禹”、“戎禹”。鲧的儿子。原为夏后氏部落领袖,奉舜的命令治理洪水。领导人民疏通江河,兴修沟渠,发展农业。治水十三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将洪水制服。因治水有功,被舜选为继承人,舜死后担任部落联盟领袖。建都在安邑,后东巡至会稽而死。其儿子启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即夏代。
    5. 5、邓禹[ dènɡ yǔ  ]
      东汉大臣。字仲华,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南)人。新莽败亡后投刘秀,率军镇压农民起义军。刘秀称帝后,拜大司徒。不久渡河入关,所部号称百万。却屡败于赤眉军,至全军覆没。刘秀统一全国后,被封为高密侯。明帝时,追念开国功臣功绩,将二十八名功臣图画于洛阳南宫云台,称“云台二十八将”,邓禹居首。
  • 禹[ yǔ ]字在中间的词语
    1. 1、鲧殛禹兴[ ɡǔn jí yǔ xìnɡ  ]
      鲧:古人名,禹的父亲;殛:杀死;禹兴:禹治水成功,并得到帝位。鲧治水无功被杀,其子禹治水成功。比喻一人有罪不能株连亲属。
    2. 2、刘禹锡[ liú yǔ xī  ]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县)。贞元年间进士,又登博学宏词科。任监察御史,参加王叔文革新集团。革新失败后,贬朗州司马。晚年官至检校礼部尚书。有《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文集》。
    3. 3、神禹碑[ shén yǔ bēi  ]
      1.碑名。即禹碑。在湖南衡山云密峰。后人附会为夏禹治水时所刻,故名。
  • 带有禹[ yǔ ]字的成语
    1. 1、大禹治水[ dà yǔ zhì shuǐ  ]
      禹:三皇五帝时中原的领袖。大禹治理水患为百姓谋福。
    2. 2、贡禹弹冠[ ɡònɡ yǔ tán ɡuān  ]
      指贡禹与王吉(字子阳)友善,见其在位,亦愿为官。比喻乐意辅佐志向相同的人。
    3. 3、禹惜寸阴[ yǔ xī cùn yīn  ]
      指禹勤于治水,爱惜光阴之事。
    4. 4、禹行舜趋[ yǔ xínɡ shùn qū  ]
      原指仅模仿圣贤之外表而不注意内在的品德修养。后亦用以形容举止循规蹈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