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kàng” 抗组词

  • 抗[ kàng ]字在开头的词语
    1. 1、抗暴[ kànɡ bào  ]
      1. 反抗暴力。
    2. 2、抗辩[ kànɡ biàn  ]
      不接受责难而作辩护 。
    3. 3、抗表[ kànɡ biǎo  ]
      1.向皇帝上奏章。
    4. 4、抗兵[ kànɡ bīnɡ  ]
      1.举兵。
    5. 5、抗策[ kànɡ cè  ]
      1.谓扬鞭驱马。
  • 抗[ kàng ]字在结尾的词语
    1. 1、暴抗[ bào kànɡ  ]
      1.暴猛抗直。
    2. 2、拗抗[ niù kànɡ  ]
      1.违反,不服从。
    3. 3、逋抗[ bū kànɡ  ]
      1.谓逃避或抗交租税。
    4. 4、酬抗[ chóu kànɡ  ]
      1.酬对;答对。
    5. 5、詶抗[ zhòu kànɡ  ]
      1.酬对﹔对答。
  • 抗[ kàng ]字在中间的词语
    1. 1、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 chá hā ěr mín zhònɡ kànɡ rì tónɡ ménɡ jūn  ]
      1933年5月,冯玉祥等与共产党人合作组成的抗日队伍。1933年春,日本侵略军攻占热河,向河北、察哈尔进犯。5月,原西北军将领冯玉祥、吉鸿昌(共产党员)、方振武等以部分西北军旧部为基础,在张家口成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冯玉祥任总司令。同盟军抗击日伪军进犯,先后收复不少失地,部队从几千人发展到十余万人。8月,在蒋介石的破坏和威胁下,冯玉祥离开张家口,吉鸿昌、方振武等宣布成立抗日讨贼军,继续在热河、长城一带抗击日伪军和国民党军的夹攻,至9月底失败。
    2. 2、不可抗力[ bù kě kànɡ lì  ]
      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如地震、战争等对个人来说都可以成为不可抗力。在法律上,因不可抗力而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除法律另有规定的,不承担法律责任。
    3. 3、大抗议书[ dà kànɡ yì shū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初期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政治纲领。1641年11月由国会通过。列举了国王的暴政,要求实行一系列改革,如限制主教权力,建立大臣对国会负责制等。被查理一世拒绝,不久双方爆发内战。
    4. 4、东北抗日联军[ dōnɡ běi kànɡ rì lián jūn  ]
      简称“抗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人民抗日武装部队。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各地先后组织起东北人民革命军、抗日同盟军、反日联合军等抗日武装。1936年2月统一改称东北抗日联军。并编成第一、二、三路军。抗日战争胜利后,与挺进东北的八路军、新四军合编为东北人民自治军。
    5. 5、东北抗日义勇军[ dōnɡ běi kànɡ rì yì yǒnɡ jūn  ]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抗日武装的统称。在中国共产党抗日主张的影响下,东北人民和国民党军队部分爱国官兵,组成了名为义勇军、救国军、自卫军等数百支抗日武装,在东北地区开展游击战争,给日本侵略军以沉重打击。但因缺乏统一领导和各部队间缺乏相互支援,至1933年春大部溃散。其中一部分,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的组成部分。
  • 带有抗[ kàng ]字的成语
    1. 1、不抗不卑[ bú kànɡ bù bēi  ]
      抗:高傲;卑:低、自卑。指对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
    2. 2、不可抗拒[ bù kě kànɡ jù  ]
      抗拒:抵御。无法抵御。
    3. 3、捣虚撇抗[ dǎo xū piě kànɡ  ]
      指乘虚攻击。
    4. 4、分庭抗礼[ fēn tínɡ kànɡ lǐ  ]
      庭:庭院;抗礼:平等行礼。原指宾主相见,分站在庭的两边,相对行礼。现比喻平起平坐,彼此对等的关系。
    5. 5、负隅顽抗[ fù yú wán kànɡ  ]
      负:依靠;隅:山势弯曲险阻的地方。凭借险阻,顽固抵抗。指依仗某种条件,顽固进行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