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cí” 祠组词

  • 祠[ cí ]字在开头的词语
    1. 1、祠兵[ cí bīnɡ  ]
      1.古代兵将出战,陈于近郊,杀牲飨士卒,谓之"祠兵"。《公羊传.庄公八年》:"甲午祠兵。祠兵者何?出曰祠兵,入曰振旅。其礼一也,皆习战也。"何休注:"礼,兵不徒使,故将出兵必祠于近郊,陈兵习战,杀牲飨士卒。"王闿运《丁文诚诔》:"曾选士于衡湘,截粤饷以祠兵。"一说,祠兵即治兵。
    2. 2、祠部[ cí bù  ]
      1.官名。三国魏尚书有祠部曹,掌礼制,历代因之。北周始改为礼部。隋唐别置祠部曹,属于礼部,掌祠祀﹑天文﹑漏刻﹑国忌﹑庙讳﹑卜祝﹑医药等,及僧尼簿籍。宋元迭有变革,明改为祠祭司。
    3. 3、祠部牒[ cí bù dié  ]
      1.祠部所颁发的度牒。唐宋以来,祠部发给或售给出家人以凭证,可免地税及徭役。
    4. 4、祠曹[ cí cáo  ]
      1.祠部机构。隋唐时属礼部。
    5. 5、祠城[ cí chénɡ  ]
      1.祀神的地方。
  • 祠[ cí ]字在结尾的词语
    1. 1、宝祠[ bǎo cí  ]
      1.谓视为珍宝,虔敬奉祀。
    2. 2、罢祠[ bà cí  ]
      1.谓免去祠禄官之职。
    3. 3、豹祠[ bào cí  ]
      1.西门豹的祠堂。北齐时九祠之一。
    4. 4、碧霞祠[ bì xiá cí  ]
      1.见"碧霞元君祠"。
    5. 5、碧霞元君祠[ bì xiá yuán jūn cí  ]
      1.道观名。在今山东省泰安市泰山极顶南面。始建于宋大中祥符(公元1008-1016年)间。
  • 祠[ cí ]字在中间的词语
    1. 1、侍祠官[ shì cí ɡuān  ]
      1.奉祠之官。宋制,大臣罢职,令管理道教宫观,以示优礼,无职事,但借名食俸,谓之"奉祠"。
    2. 2、武梁祠画像[ wǔ liánɡ cí huà xiànɡ  ]
      1.东汉石刻画像。在今山东嘉祥县武翟山(旧称紫云山)下,是东汉末年嘉祥武氏家族墓葬的双阙和四个石祠堂的装饰画。其中以武梁的祠堂为最早,故名。现存画像石四十三块,画像石多用减地阳刻法,雕刻精细,造型生动。画像内容丰富,取材广泛,包括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孝义故事﹑列女故事﹑神话传说和各种车马出行﹑宴筵乐舞﹑庖厨﹑水陆攻战﹑祥瑞灾异等,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东汉时期的社会状况﹑风土人情﹑典章制度﹑宗教信仰,不仅是精美的古代石刻艺术品,也是研究东汉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3. 3、武氏祠画像[ wǔ shì cí huà xiànɡ  ]
      东汉画像石。在山东嘉祥武翟山。武氏世代为官。公元147年起,武氏后代在家族墓地修建祠堂。内有画像石数十块,刻画历史故事、神话故事和墓主人生前的生活,艺术价值很高,对研究东汉末期的社会历史提供了资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带有祠[ cí ]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