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zhòng” 众组词

  • 众[ zhòng ]字在开头的词语
    1. 1、众星[ zhònɡ xīnɡ  ]
      1.群星。
    2. 2、众行[ zhònɡ xínɡ  ]
      1.成群地行动。 2.众多的德行。
    3. 3、众形[ zhònɡ xínɡ  ]
      1.各种物体的形象。
    4. 4、众性[ zhònɡ xìnɡ  ]
      1.佛教语。犹众生。
    5. 5、众学[ zhònɡ xué  ]
      1.各个流派的学说。 2.指村塾。
  • 众[ zhòng ]字在结尾的词语
    1. 1、阿众[ ā zhònɡ  ]
      1.迎合多数人。
    2. 2、安众[ ān zhònɡ  ]
      1.扇名。 2.安民。
    3. 3、白黑众[ bái hēi zhònɡ  ]
      1.佛教语。谓世俗之人与僧徒。
    4. 4、百众[ bǎi zhònɡ  ]
      1.百族;万姓。
    5. 5、兵众[ bīnɡ zhònɡ  ]
      1.众兵;军队。
  • 众[ zhòng ]字在中间的词语
    1. 1、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 chá hā ěr mín zhònɡ kànɡ rì tónɡ ménɡ jūn  ]
      1933年5月,冯玉祥等与共产党人合作组成的抗日队伍。1933年春,日本侵略军攻占热河,向河北、察哈尔进犯。5月,原西北军将领冯玉祥、吉鸿昌(共产党员)、方振武等以部分西北军旧部为基础,在张家口成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冯玉祥任总司令。同盟军抗击日伪军进犯,先后收复不少失地,部队从几千人发展到十余万人。8月,在蒋介石的破坏和威胁下,冯玉祥离开张家口,吉鸿昌、方振武等宣布成立抗日讨贼军,继续在热河、长城一带抗击日伪军和国民党军的夹攻,至9月底失败。
    2. 2、大众传播[ dà zhònɡ chuán bō  ]
      指传播者通过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电影等大众媒介,利用语言、文字、图像等视听符号,向广大公众提供消息、知识、见解、广告等内容的信息沟通过程。
    3. 3、大众社会[ dà zhònɡ shè huì  ]
      也称“群众社会”。在大众媒介和大众文化作用下形成的群众性的社会。其特征是:组织松散;成员之间缺少直接接触;人员流动频繁,不受团体力量的约束;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递彼此之间的信息。
    4. 4、大众生活[ dà zhònɡ shēnɡ huó  ]
      周刊。1935年11月创刊于上海。邹韬奋主编。宣传抗日救亡。1936年2月被国民党当局查封。1941年5月在香港复刊,同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停刊。
    5. 5、大众文化[ dà zhònɡ wén huà  ]
      通常指一个地区、社团或国家中新近出现的、被一般人所信奉和接受的文化。是大众社会的产物,往往通过大众文化媒介(如电影、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来传播和表现。
  • 带有众[ zhòng ]字的成语
    1. 1、百鬼众魅[ bǎi ɡuǐ zhònɡ mèi  ]
      各种妖魔鬼怪。
    2. 2、爱鹤失众[ ài hè shī zhònɡ  ]
      比喻因小失大。
    3. 3、博施济众[ bó shī jì zhònɡ  ]
      博:广泛;济:救济。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
    4. 4、博采众长[ bó cǎi zhònɡ chánɡ  ]
      博采:广泛搜集采纳。从多方面吸取各家的长处。
    5. 5、博采众议[ bó cǎi zhònɡ yì  ]
      广泛采纳群众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