镦

  • 镦字拼音:

    duī 
  • 镦字部首:

  • 镦字五笔:

    QYBT
  • 镦字笔画:

    17
  • 镦字笔顺

    撇、横、横、横、横折、捺、横、竖、横折、横、横折、竖、横、撇、横、撇、捺
  • 5
  • 12
  • 左右结构
  • OPYDK
  • PSYM
  • 88740
  • 9503
  • 7970
  • 9566

字义解释

基本字义

镦(鐓)duī(ㄉㄨㄟ)

⒈  打夯用的重锤。

统一码

镦字UNICODE编码U+9566,10进制: 38246,UTF-32: 00009566,UTF-8: E9 95 A6。

镦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duì

〈名〉

(1) 矛戟柄末的平底金属套。同“錞” [metal sheath of spear handle]

(2) 另见 dūn

基本词义

dūn

〈动〉

(1) 冲压金属板,使其变形。不加热叫“冷镦”,加热叫“热镦” [stamp]

(2) 阉割 [castrate]。如:镦鸡

(3) 另见 duì

康熙字典解释

鐓【戌集上】【金部】 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2画

《廣韻》《正韻》杜對切,音隊。矛戟下銅鐏。《禮·曲禮》進矛戟者前其鐓。《註》平底曰鐓。取其鐓也。《疏》鐓,爲矛戟柄尾,平底如鐓,柄下也。以平嚮人,敬也。《釋文》鐓,本又作錞。杜對反。

《集韻》《韻會》《正韵》杜罪切,音錞。

《集韻》都玩切,音鍛。

都昆切,音敦。義同。

《集韻》都回切,音塠。下垂也。一曰千斤椎。或書作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