嗳

多音字
  • 嗳字拼音:

    ài āi ǎi 
  • 嗳字部首:

  • 嗳字五笔:

    KEPC
  • 嗳字笔画:

    13
  • 嗳字笔顺

    竖、横折、横、撇、捺、捺、撇、捺、横折、横、撇、横折、捺
  • 3
  • 10
  • 左右结构
  • RBBE
  • JPGX
  • 62047
  • 0897
  • 6440
  • 55F3

字义解释

基本字义

嗳(噯)ǎi(ㄞˇ)

⒈  叹词,表示否定或不同意:嗳,别那么说。

其他字义

嗳(噯)ài(ㄞˋ)

⒈  叹词,表示懊恼、悔恨:嗳,我真不该来!

其他字义

嗳(噯)āi(ㄞ)

⒈  同“哎”。

统一码

嗳字UNICODE编码U+55F3,10进制: 22003,UTF-32: 000055F3,UTF-8: E5 97 B3。

嗳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āi

(1) 同“哎”

(2) 表示应答与呼唤 [why]

(3) 表示应答

王二:“ 桂兰!” 王妻∶“嗳!”—— 张庚编《秧歌剧选》

(4) 表示提醒或呼唤。如:嗳!小心别摔着了;嗳!快来呀

(5) 表示不满或惊讶 [oh,well]

嗳!别哄我罢!——《老残游记》

(6) 另见 ǎi;ài

基本词义

ǎi

〈动〉

(1) 嗳气,俗称打嗝 [hiccup;belch;eruct]

吃西瓜,食子不嗳。——苏轼《格物粗谈》

(2) 吐 [vomit]

使动法,喷云嗳雾;展开手,播土扬沙。——《西游记》

词性变化

(1) 噯 ǎi

(2) 表示感叹、不同意或否定 [pooh!]。如:嗳,别举手!嗳,不对!

(3) 另见 āi;ài

基本词义

ài

(1) 表示悔恨、懊恼。如:嗳,早知这样,我就不去了

(2) 另见 āi;ǎi

康熙字典解释

噯【丑集上】【口部】 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3画

《玉篇》烏蓋切《集韻》於蓋切,音藹。《玉篇》暖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