渑

多音字
  • 渑字拼音:

    miǎn shéng 
  • 渑字部首:

  • 渑字五笔:

    IKJN
  • 渑字笔画:

    11
  • 渑字笔顺

    捺、捺、横、竖、横折、横、竖、横折、横、横、横折
  • 3
  • 8
  • 左右结构
  • ERLU
  • VJKZ
  • 36116
  • 3427
  • 6837
  • 6E11

字义解释

基本字义

渑(澠)miǎn(ㄇ一ㄢˇ)

⒈  〔渑池〕地名,在中国河南省。

⒉  (澠)

其他字义

渑(澠)shéng(ㄕㄥˊ)

⒈  古水名,在今中国山东省临淄市一带。

统一码

渑字UNICODE编码U+6E11,10进制: 28177,UTF-32: 00006E11,UTF-8: E6 B8 91。

渑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1) 澠 miǎn

(2) 另见 shéng

基本词义

shéng

〈名〉

(1) 古水名 [Sheng River]。源出今山东省淄博市东北,西北流至博兴东南入时水。时水的下游。亦称“渑水”

有酒如渑,有肉如陵。——《左传·昭公十二年》

(2) 另见 miǎn

康熙字典解释

澠【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3画

《廣韻》食陵切《集韻》《韻會》《正韻》神陵切,音繩。水名。《春秋釋例》澠水,出齊國臨湽縣北。

水名,在蜀。《山海經》巴國有巴遂山,澠水出焉。

《廣韻》武盡切《集韻》《韻會》弭盡切,音冺。澠池,水名。亦縣名。亦作黽池。《水經注》漢景帝三年,因崤黽之地以目縣。

《廣韻》《集韻》《韻會》彌兗切,音緬。義同。通作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