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音字
  • 薧字拼音:

    hāo kǎo 
  • 薧字部首:

  • 薧字五笔:

    AYPX
  • 薧字笔画:

    16
  • 薧字笔顺

    横、竖、竖、捺、横、竖、横折、横、捺、横折、横、撇、横折、捺、撇、横折
  • 3
  • 13
  • 上下结构
  • TYRP
  • ESRR
  • 44212
  • 9118
  • 85A7

字义解释

基本字义

hāo(ㄏㄠ)

⒈  〔薧里〕坟墓。

其他字义

kǎo(ㄎㄠˇ)

⒈  干的食物:“凡其死、生、鲜、薧之物,以共王之膳。”

统一码

薧字UNICODE编码U+85A7,10进制: 34215,UTF-32: 000085A7,UTF-8: E8 96 A7。

薧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详细解释

暂无详解,欢迎补充。

康熙字典解释

薧【卷四】【死部】

死人里也。从死,蒿省聲。呼毛切

说文解字注

(薧)死人里也。樂府相和曲有薤露、蒿里之歌。譙周、崔豹皆云。起於田橫自殺。從者爲作悲歌。崔云。謂人命奄忽。如薤上之露易晞滅。亦謂人死䰟魄歸於蒿里。蒿里辭曰。蒿里誰家地。聚斂䰟魄無賢愚。然則蒿里者、謂虛墓之閒也。且其字作蒿。此獨云薧、死人里。則字作薧而義亦殊。葢有一里人盡死者、因目爲薧里。許所聞不同譙、崔也。按周禮。乾魚謂之薧。內則。蓳荁衯榆免薧。注。免、新生者。薧、乾也。然則凡死而枯槁謂之薧。不必如許所說。从。蒿省聲。呼毛切。二部。按周禮、禮記音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