奤

多音字
  • 奤字拼音:

      tǎi 
  • 奤字部首:

  • 奤字五笔:

    DDMD
  • 奤字笔画:

    12
  • 奤字笔顺

    横、撇、捺、横、撇、竖、横折、竖、竖、横、横、横
  • 3
  • 9
  • 上下结构
  • KMWL
  • GDJK
  • 40602
  • 5964

字义解释

基本字义

pò(ㄆㄛˋ)

⒈  脸庞大。

其他字义

hǎ(ㄏㄚˇ)

⒈  地名用字。

其他字义

tǎi(ㄊㄞˇ)

⒈  〔奤子〕a.中国一些地方对身躯肥大,行动笨拙的人的谑称。b.中国旧时南方人对北方人的贬称。

统一码

奤字UNICODE编码U+5964,10进制: 22884,UTF-32: 00005964,UTF-8: E5 A5 A4。

奤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康熙字典解释

奤【丑集下】【大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9画

《集韻》普伴切,音坢。面大曰奤。

《字彙補》胎上聲。《菽園雜記》南人詈北人爲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