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词二首 / 新添声杨柳枝词



一尺深红胜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曲尘一作:蒙)
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南歌子词二首 / 新添声杨柳枝词翻译和注释

译文

一尺深红胜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胜曲尘 一作:蒙曲尘)
一袭深红色的长裙日子久了便蒙上了淡黄色,自古以来旧的东西就比不得新的东西讨人喜欢。

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
你我原本应该像合欢核桃一样坚贞不移,哪里想到你的心里原来已经有了别人,让我对你终究有了恨意。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深夜里点亮烛火深深的嘱咐你,此去路途遥远不要忘了归期。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小巧精致的骰子上嵌入那意喻相思的红豆,相思入骨你是否知道?

注释

一尺深红胜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胜曲尘 一作:蒙曲尘)
一尺深红:即一块深红色丝绸布。古代妇人之饰;或即女子结婚时盖头的红巾,称“盖头”。曲尘:酒曲上所生菌,因色微黄如尘,亦用以指淡黄色。此处意谓,红绸布蒙上了尘土,呈现出酒曲那样的暗黄色。

合欢桃核终堪(kān)恨,里许元来别有人。
合欢桃核:是夫妇好合恩爱的象征物。桃核:桃为心形,核同合音,可以像喻两心永远相合。里许:里面,里头。许,语助词。元来:即“原来”。人:取“仁”的谐音。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深烛:音谐深嘱,此处用的是谐音双关的修辞手法,写女子“深嘱”情郎。伊:人称代词,“你”。长行:长行局,古代的一种博戏,盛行于唐。这里用此博戏的名称双关长途旅行。围棋:中国传统棋种。此处用“围棋”与“违期”的谐音,劝“郎”莫要误了归期。

玲珑骰(tóu)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玲珑:精巧貌。骰子:博具,相传为三国曹植创制,初为玉制,后演变为骨制,因其点着色,又称色子;为小立方体块状,六个面上分别刻有从一到六不同数目的圆点,其中一、四点数着红色,其余点数皆着黑色。这骰子上的红点,即被喻为相思的红豆。

参考资料:

1、张红编.温庭筠词新释辑评:中国书店,2003年01月第1版

赏析

  第一首前两句“一尺深红蒙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一尺系概数,深红指裙色。曲尘本酒曲所生细菌,色微黄如尘,因为称淡黄色,此指衣色。起句言深红裙上蒙以浅黄之衣。裙与衣,深红配浅黄,红黄谐调,两相映衬,绚丽多彩。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少女衣饰,讲究色彩美,正是情移于衣的自然流露,或者说衣饰之艳丽正是少女情窦初开之表象。谁也不愿老穿破旧衣服。故次句言“天生旧物不如新”。然而,就爱情而言,则不能“喜新厌旧”,而应是“日久长新”才好,否则情不专而怨恨必生。窦玄妻《古怨歌》云:“衣不如新,人不如故。”诗人这里正是以“衣不如新”反衬“人不如故”。后二句说“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桃核由两半相合而成,故曰“合欢桃核”,喻男女相遇合,或可作表达爱情之信物。《烟花记》载,炀帝以合欢水果赐吴绛仙,就是适例。堪,可也。里许即里面,许系助词。元来,即原来,“元”通“原”。“人”字当本作“仁”。诗人用谐音双关法,写桃核内有“仁”以隐喻合欢之人心中原来别有“人”。既然对方心中已有他人,故第二句曰 “旧物不如新”;虽前有“合欢桃核”之约,然“终堪恨”也。这就既巧妙地讽刺了爱情上的喜新厌旧者,又曲折地表达了抒情主人公对所爱者的执着追求,那“恨”字流露出一种难言的幽恨之情。面对负心人,诗人委婉地提出自己的劝戒,言有尽而意无穷,反映了甜蜜爱情生活中的另一个侧面。

  第二首一二句“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烛,谐音双关“嘱”。长行,古博戏名。唐代李肇《国史补》下:“今之博戏 ,有长行最盛,其具有局有子,子有黄黑各十五,掷采之骰有二。其法生于握槊,变于双陆。”此处读作游子的“长行”,隐喻“长别”。围棋,音同“违期”。诗人仍使用谐音双关手法,造成字面上的隐语,使读者通过联想便知言在此而意在彼。即字面上是说点灯相照,与郎共作双陆之戏,实际上是说诗中女主人公与郎长别时,曾深嘱勿过时而不归。“莫违期”是“深嘱”的具体内容,又为下文的“入骨相思”埋下伏笔。三四句“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红豆即相思子,古人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王维《相思》诗云:“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唐朝时贵族的闺阁间流行一种玩物,拿一小块象牙剖成两面,镂空了镶入一颗红豆,再将剖开的两面嵌上去,复成六面,骰点当然亦是凿空的,一掷出去,六面皆红,即所谓“玲珑骰子安红豆”了。后来流传到民间,一般人买不起象牙这样贵重的材料,便改用兽骨,红豆又称相思子,“入骨相思”,一语双关,其中缠绵之意,教人不由魂销。在章法上,则是对前二句“深嘱”早归“莫违期”的对应。诗中,女子“共郎长行”时“深嘱”于前,客子“违期”未归时又“入骨相思”于后,最后以“知不知”设问寄意的口吻轻轻将全诗兜住,然后再表现出这位多情的闺中人亟盼游子早归的焦虑心情。“知不知”三字,把女子离别之久、会合之难、相思之深之苦,乃至欲说无人都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可谓收得自然,余味不尽。而读者所感受到的正是女主人公内心深处诚挚而火热的爱情。有女钟情如此,令人读来倍觉感人。

  此二诗写“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以讽喜新厌旧;写“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以骰子喻己相思之情,就既未见浓艳的辞藻,又未闻有些许脂粉气。其设想新奇,别开生面,在许多的爱情诗中,使人顿觉耳目一新。大量使用谐音双关修辞法,更使诗作独标一格,别有情致。人们表达爱的情感,力避直率明白,本尚朦胧含蓄(当然不是晦涩费解),而双关隐语的运用,却能使人透过字面的意思,通过那些音同或音近的“别字”,去细细品味那双关语中底层的无尽的意蕴。这些谐音词的寓意颇深,不可囫囵读之。它蕴含着诗人人为的特定含义和感情色彩,能使语言在表达上更含蓄、婉转和饶有风趣。用于表达爱情,则言浅意深,更富有感染力。

南歌子词二首 / 新添声杨柳枝词拼音版

yī chǐ shēn hóng shèng qǔ chén ,tiān shēng jiù wù bú rú xīn 。(shèng qǔ chén yī zuò :méng )
hé huān táo hé zhōng kān hèn ,lǐ xǔ yuán lái bié yǒu rén 。
jǐng dǐ diǎn dēng shēn zhú yī ,gòng láng zhǎng háng mò wéi qí 。
líng lóng tóu zǐ ān hóng dòu ,rù gǔ xiàng sī zhī bú zhī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南歌子词二首 / 新添声杨柳枝词作者

温庭筠(812?─870?)唐末诗人和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温彦博裔孙。富有天才,然恃才不羁,生活放浪,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因薄其有才无行得罪宰相令狐绹,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乏抑,终生不得志。大中十三年(859),出为隋县尉。徐商镇襄阳,召为巡官,常与殷成式、韦蟾等唱和。后来,归江东,任方城尉。咸通七年(866),徐商知政事,用为国子助教,主持秋试,悯擢寒士。竟流落而终。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但成就不及李。温庭筠精通音律。其诗辞藻华丽,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仅少数作品对时政有所反映。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然题材狭窄,多写妇女离愁别恨之作,简洁含蓄、情深意远,但伤之于柔弱秾艳。在词史上,温庭筠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相传温庭筠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现存词六十余首。后人集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猜你喜欢

  • 杨柳枝词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 杨柳枝词九首·其一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梅花
    2023-08-12
  • 杨柳枝 / 柳枝词

    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
    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 柳枝词(大堤杨柳雨沉沉)

    大堤杨柳雨沉沉,万缕千条惹恨深。
    飞絮满天人去远,东风无力系春心。
  • 杨柳枝二首

    一树春风万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一树衰残委泥土,双枝荣耀植天庭。
    定知玄象今春后,柳宿光中添两星。

  • 杨柳枝二首

    一树春风万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一树衰残委泥土,双枝荣耀植天庭。
    定知玄象今春后,柳宿光中添两星。

  • 杨柳枝词九首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南陌东城春早时,相逢何处不依依。
    桃红李白皆夸好,须得垂杨相发挥。
    凤阙轻遮翡翠帏,龙池遥望麹尘丝。
    御沟春水相辉映,狂杀长安年少儿。
    金谷园中莺乱飞,铜驼陌上好风吹。
    城中桃李须臾尽,争似垂杨无限时。
    花萼楼前初种时,美人楼上斗腰肢。
    如今抛掷长街里,露叶如啼欲向谁。
    炀帝行宫汴水滨,数枝杨柳不胜春。
    晚来风起花如雪,飞入宫墙不见人。
    御陌青门拂地垂,千条金缕万条丝。
    如今绾作同心结,将赠行人知不知。
    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轻盈袅娜占年华,舞榭妆楼处处遮。
    春尽絮花留不得,随风好去落谁家。
  • 杨柳枝 / 柳枝词

    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
    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