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诗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琴诗翻译和注释

译文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如果说琴声发自琴,那把它放进盒子里为什么不响呢?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如果说琴声发自手,为何你的手上听不到声音?

注释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如果。何:为何。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赏析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唐朝的韦应物写了一首《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凿岩泄奔湍,称古神禹迹。夜喧山门店,独宿不安席。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如何两相激,雷转空山惊?贻之道门旧,了此物我情。”这位作家对水石之间关系的疑惑与领悟,亦同于苏轼之于琴指。这其实是个高深的哲学问题,因为在佛教看来,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而成,事物与事物之间只是由于发生了联系,才得以存在。即如所谓“四大”,《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五说:“譬如机关由业转,地火水风共成身。随彼因缘招异果,一在一处相违害,如四毒蛇具一箧。”《圆觉经》说:“恒在此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楞严经》曾对什么是“浊”有一段阐发:“譬如清水,清洁本然,即彼尘土灰沙之伦,本质留碍,二体法尔,性不相循。有世间人取彼土尘,投于净水,土失留碍,水亡清洁,容貌汩然,名之为浊。”也就是说,“浊”是尘土和清水发生了作用而形成的。另一段论述说得更为明确:“譬如琴瑟、箜篌、琵琶,虽有妙音,若无妙指,终不能发。”——苏轼的诗简直就是这段话的形象化。

  从字面上看是说,如果说琴可以自己发声,那么为什么把它放在盒子里就没了乐声?如果说声音是由手指头发出的,那么为什么不能凑过耳朵靠近指头直接听到乐声呢?

  苏轼在这首诗中思考是:琴是如何发出声音的?根据科学依据可知,其实,琴能演奏出优美的音乐,这不光需要靠琴,还要靠人的指头弹动、敲击钢丝 ,产生振动发出,人的手指和琴同时存在是发出琴音的物质基础,只有两者相辅相成,才能奏出优美的音乐。

  由于钢丝的粗细不同,所以按不同的键,木槌就会敲击相应的钢, 发出不同的声音。

  该诗哲理性很强,富有禅机。佛教视有为无,视生为灭,追求无声无形不生不减,音乐的真实即虚无,所以音乐无所谓真实与否,要以“谐无声之乐,以自得为和”、“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通过内心的感受而自得、反悟禅道。《题沈君琴》否定了琴、指两者和音乐之声的关系,其思想和《楞言经》“声无既无灭,声有亦非生,生灭两圆离,是则常真实”相通。

琴诗拼音版

ruò yán qín shàng yǒu qín shēng ,fàng zài xiá zhōng hé bú míng ?
ruò yán shēng zài zhǐ tóu shàng ,hé bú yú jun1 zhǐ shàng tīng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琴诗作者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出身于有文化教养的寒门地主家庭。祖父苏序是诗人,父苏洵长于策论,母程氏亲授以书。嘉祐二年(1057)参加礼部考试,中第二名。仁宗殿试时,与其弟苏辙同科进士及第。因母丧回蜀。嘉祐六年(1061)经欧阳修推荐,应中制科第三等,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任期满后值父丧归里。熙宁二年(1069)还朝任职,正是王安石推行新法的时期。他强调改革吏治,反对骤变。认为「慎重则必成,轻发则多败。」因意见未被采纳,请求外调,从熙宁四年(1071)起,先后任杭州通判,密州、徐州、湖州知州。每到一处,多有政绩。元丰二年(1079),御史中丞李定等人摘取苏轼诗句深文周纳,罗织罪名,以谤讪新政的罪名逮捕入狱。5个月后被贬黄州为团练副使。元丰八年(1094)哲宗立,任用司马光,废除新法。苏轼调回京都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由于与当政者政见不合,再次请调外任。先后任杭州、颍州、扬州知州。后迁礼部兼端明殿、翰林待读两学士。绍圣元年(1094)哲宗亲政后,苏轼又被一贬再贬,由英州、惠州,一直远放到儋州(今海南儋县)。直到元符三年(1100)徽宗即位,才遇赦北归。死于常州。宋孝宗时追谥文忠。苏轼政治上几经挫折,始终对人生和美好事物有着执着的追求。他的思想主体是儒家思想,又吸收释老思想中与儒家相通的部分,保持达观的处世态度。文学主张与欧阳修相近。要求有意而言,文以致用。重视文学的艺术价值。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文学巨匠,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创作以诗歌为多,计)2700余首,题材丰富多样。诗中表现了对国家命运和人民疾苦的关切,特别是对农民的同情。如《荔枝叹》、《陈季常所蓄朱陈村嫁娶图》、《五禽言》、《吴中田妇叹》等。描写自然景物的诗写得精警有新意,耐人寻味。如《有美堂暴雨》、《题西林壁》等。诗歌还反映了各地的风土人情和生活画面,无事不可入诗。写物传神,奔放灵动,触处生春,极富情韵,成一代之大观。散文成就很高,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谈史议政的文章气势磅礴,善于腾挪变化。叙事记游的散文既充满诗情画意,又深含理趣。《喜雨亭记》、《石钟山记》、前后《赤壁赋》是其代表作品。词作多达三百四五十首,突破了相思离别、男欢女爱的藩篱,反映社会现实生活,抒写报国爱民的情怀。「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包括对农民生活的表现。词风大多雄健激昂,顿挫排宕。语言和音律上亦有创新。「指出向上一路,而新天下耳目」。在词的发展史上开创了豪放词派。代表作品有《江城子·密州出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等。爱情词、咏物词均有佳作,表现出多样化的艺术风格。传世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

猜你喜欢

  • 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

    欧阳文忠公尝问余:“琴诗何者最善?答以退之听颖师琴诗最善。公曰:此诗最奇丽,然非听琴,乃听琵琶也。余深然之。建安章质夫家善琵琶者,乞为歌词。余久不作,特取退之词,稍加隐括,使就声律,以遗之云。

    昵昵儿女语,灯火夜微明。恩怨尔汝来去,弹指泪和声。忽变轩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气,千里不留行。回首暮云远,飞絮搅青冥。
    众禽里,真彩凤,独不鸣。跻攀寸步千险,一落百寻轻。烦子指间风雨,置我肠中冰炭,起坐不能平。推手从归去,无泪与君倾。

  • 和姚令公哭李尚书乂

    贵贱虽殊等,平生窃下风。云泥势已绝,山海纳还通。
    忽叹登龙者,翻将吊鹤同。琴诗犹可托,剑履独成空。
    畴昔尝论礼,兴言每匪躬。人思崔琰议,朝掩祭遵公。
    作善神何酷,依仁命不融。天文虚北斗,人事罢南宫。
    上宰既伤旧,下流弥感衷。无恩报国士,徒欲问玄穹。
  • 宋主簿鸣皋梦赵六予未及报而陈子云亡今追…贻平昔游旧

    暮川罕停波,朝云无留色。故人琴与诗,可存不可识。
    识心尚可亲,琴诗非故人。鸣皋初梦赵,蜀国已悲陈。
    感化伤沦灭,魂交惜未申。冥期失幽报,兹理复今晨。
    前嗟成后泣,已矣将何及。旧感与新悲,虚怀酬昔时。
    赵侯鸿宝气,独负青云姿。群有含妙识,众象悬清机。
    雄谈尽物变,精义解人颐。在阴既独善,幽跃自为疑。
    踠彼千里足,伤哉一尉欺。陈生富清理,卓荦兼文史。
    思缛巫山云,调逸岷江水。铿锵哀忠义,感激怀知己。
    负剑登蓟门,孤游入燕市。浩歌去京国,归守西山趾。
    幽居探元化,立言见千祀。埋没经济情,良图竟云已。
    坐忆平生游,十载怀嵩丘。题书满古壁,采药遍岩幽。
    子微化金鼎,仙笙不可求。荣哉宋与陆,名宦美中州。
    存亡一暌阻,岐路方悠悠。自予事山海,及兹人世改。
    传闻当世荣,皆入古人名。无复平原赋,空馀邻笛声。
    泣对西州使,悲访北邙茔。新坟蔓宿草,旧阙毁残铭。
    为君成此曲,因言寄友生。默语无穷事,凋伤共此情。
  • 送妻

    平生志业在琴诗,头上如今有二丝。
    渔父尚知溪谷暗,山妻不信出身迟。
    荆钗任意撩新鬓,明镜从他别画眉。
    今日便同行路客,相逢即是下山时。
  • 春雪过皇甫家

    晚来篮舆雪中回,喜遇君家门正开。
    唯要主人青眼待,琴诗谈笑自将来。
  • 寄殷协律(多叙江南旧游)

    五岁优游同过日,一朝消散似浮云。琴诗酒伴皆抛我,
    雪月花时最忆君。几度听鸡歌白日,亦曾骑马咏红裙。
    吴娘暮雨萧萧曲,自别江南更不闻。
  • 吾土

    身心安处为吾土,岂限长安与洛阳。水竹花前谋活计,
    琴诗酒里到家乡。荣先生老何妨乐,楚接舆歌未必狂。
    不用将金买庄宅,城东无主是春光。
  • 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

    欧阳文忠公尝问余:“琴诗何者最善?答以退之听颖师琴诗最善。公曰:此诗最奇丽,然非听琴,乃听琵琶也。余深然之。建安章质夫家善琵琶者,乞为歌词。余久不作,特取退之词,稍加隐括,使就声律,以遗之云。

    昵昵儿女语,灯火夜微明。恩怨尔汝来去,弹指泪和声。忽变轩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气,千里不留行。回首暮云远,飞絮搅青冥。
    众禽里,真彩凤,独不鸣。跻攀寸步千险,一落百寻轻。烦子指间风雨,置我肠中冰炭,起坐不能平。推手从归去,无泪与君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