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调·名花倾国两相欢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

清平调·名花倾国两相欢翻译和注释

译文及注释

译文绝代佳人与红艳牡丹相得益彰,美人与名花长使君王带笑观看。动人姿色似春风能消无限怨恨,在沉香亭北君王贵妃双依栏杆。

注释清平调:一种歌的曲调,“平调、清调、瑟调”皆周房中之遗声。倾国:指绝代佳人得:使春风:代指君王

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在长安为翰林时所作。有一次,唐明皇与杨贵妃在沉香亭观赏牡丹,因命李白作新乐章,李白奉旨作了这章。

鉴赏

这一首,总承一、二两首,把牡丹和杨贵妃与君王揉合,融为一体:首句写名花与倾国相融;二句写君王的欢愉,“带笑看”三字,贯穿了三者,把牡丹、贵妃、明皇三位一体化了。三、四句写君王在沉香亭依偎贵妃赏花,所有胸中忧恨全然消释。人倚阑干、花在栏外,多么优雅,多么风流!全诗语言艳丽,句句金玉,字字流葩,人花交映,迷离恍惚。无怪乎深为玄欣赏,贵妃喜爱。

清平调·名花倾国两相欢拼音版

míng huā qīng guó liǎng xiàng huān ,cháng dé jun1 wáng dài xiào kàn 。
jiě shì chūn fēng wú xiàn hèn ,chén xiāng tíng běi yǐ lán gǎn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清平调·名花倾国两相欢作者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县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中亚。李白即生于中亚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五岁时随其父迁居绵州彰明县(今四川省江油县)的青莲乡。早年在蜀中就学漫游。青年时期,开始漫游全国各地。天宝初,因道士吴筠的推荐,应诏赴长安,供奉翰林,受到唐玄宗李隆基的特殊礼遇。但因权贵不容,不久即遭谗去职,长期游历。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起,他隐居庐山,但仍密切注视着国家和人民的命运。后参加永王李璘幕府。永王兵败被杀,李白坐系浔阳狱,第二年长流夜郎,途中遇赦。晚年飘泊于武昌、浔阳、宣城等地。代宗宝应元年(762)病死于其族叔当涂县令李阳冰处。纵观李白一生,其思想是比较复杂的。儒家、道家、纵横家、游侠思想对他都有影响。他企羡神仙,向往隐逸,可是又不愿「一朝飞腾为方丈蓬莱之人」,而要「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他有着远大的政治抱负,但又不愿走科举的道路。他想通过隐居,求仙获取声望,从而在名人荐举下,受到皇帝征召重用,以便实现「济苍生」、「安社稷」的理想,然后功成身退。诗人就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度过狂放而又坎坷的一生。李白存诗九百九十多首。这些诗歌,或以奔放的激情表达对理想政治的热烈追求,对建功立业的渴望;或以犀利的笔锋揭露政治集团的荒淫腐朽;或以善描的画笔点染祖国壮丽的山河。他的诗篇,无论五言七言,无论古体近体,无不别具风格,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有《李太白集》。北宋初年,人们发现《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和《忆秦娥》「秦娥梦断秦楼月」两词,又尊他为词的始祖。有人怀疑那是后人所托,至今聚讼纷纭。其实,李白的乐府诗,当时已被之管弦,就是词的滥觞了。至于历来被称为「百代词曲之祖」的这两首词,格调高绝,气象阔大,如果不属于李白,又算作谁的作品为好呢?

猜你喜欢

  • 清平调·其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 山人劝酒(劝酒相欢不知老)

    苍苍云松,落落绮皓。
    春风尔来为阿谁,蝴蝶忽然满芳草。
    秀眉霜雪颜桃花,骨青髓绿长美好。
    称是秦时避世人,劝酒相欢不知老。
    各守麋鹿志,耻随龙虎争。
    欻起佐太子,汉王乃复惊。
    顾谓戚夫人,彼翁羽翼成。
    归来商山下,泛若云无情。
    举觞酹巢由,洗耳何独清。
    浩歌望嵩岳,意气还相倾。
  • 清平调·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 清平调·其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 诏下

    昨日诏下去罪人,今日诏下得贤臣。进退者谁非我事,
    世间宠辱常纷纷。我心与世两相忘,时事虽闻如不闻。
    但喜今年饱饭吃,洛阳禾稼如秋云。更倾一尊歌一曲,
    不独忘世兼忘身。
  • 吴宫曲

    日下苑西宫,花飘香径红。玉钗斜白燕,罗带弄青虫。
    皓齿初含雪,柔枝欲断风。可怜倾国艳,谁信女为戎。
  • 望汉月(平调)

    明月明月明月。争奈作圆还缺。恰如年少洞房人,暂欢会、依前离别。
    小楼凭槛处,正是去年时节。千里清光又依旧,奈夜永、厌厌人绝。
  • 归去来(平调)

    初过元宵三五。慵困春情绪。灯月阑珊嬉游处。游人尽、厌欢聚。
    凭仗如花女。持杯谢、酒朋诗侣。余酲更不禁香醑。歌筵罢、且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