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ī)
(xínɡ)

施刑

  • [  shī xínɡ  ] 
  • ㄕ ㄒ一ㄥˊ
  • YTB GAJH

施刑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行刑。

引证解释

⒈  行刑。

汉 桓宽 《盐铁论·论灾》:“春夏生长,利以行仁;秋冬杀藏,利以施刑。”
宋 王安石 《上仁宗皇帝言事书》:“重禁祸之所自生,故其施刑极省。”

⒉  弛刑赦罪。亦指获赦者。

《后汉书·光武帝纪下》:“遣驃骑大将军 杜茂 将众郡施刑屯北边,筑亭候,修烽燧。”
李贤 注:“施,读曰’。弛,解也。 《前书音义》曰:‘谓有赦令,去其钳釱赭衣,谓之弛刑。’”

施刑(shi xing)同音词

  • 1、施行[shī xínɡ ]

    根据既定方针、办法、规章等做:按章施行|本条例自明年1月1日起施行。

  • 2、驶行[shǐ xínɡ ]

    1.行驶。

  • 3、时形[shí xínɡ ]

    1.经常出现。

  • 4、食性[shí xìnɡ ]

    1.对食物的好恶习性。 2.今指动物吃食料的习性。以动物为食的叫肉食性﹐以植物为食的叫草食性﹐以动物和植物为食的叫杂食性。

  • 5、实行[shí xínɡ ]

    1.实际的行动。 2.用行动来实现理论﹑纲领﹑政策﹑计划等。 3.犹德行,操行。

  • 6、事行[shì xínɡ ]

    1.事迹。 2.行为;品行。 3.行事,做事。 4.指社会伦理关系。

  • 7、事形[shì xínɡ ]

    1.指文章中事物的铺陈。 2.犹情况,情势。

  • 8、时兴[shí xìnɡ ]

    当前流行的:时兴穿跑鞋。

  • 9、时行[shí xínɡ ]

    1.四时运行。 2.应时而下。 3.当时流行的;时髦的。

  • 10、示形[shì xínɡ ]

    1.古代兵家战术用语。指行军布阵表面所显示的意图。语出《孙子.计》:"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杜牧注:"《传》曰:'鸷鸟将击,必藏其形。'如匈奴示羸弱于汉使之义也……韩信盛兵临晋而渡于夏阳,此乃示以近形而远袭敌也。"

施刑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