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ì)
(hào)

谥号

  • [  shì hào  ] 
  • ㄕˋ ㄏㄠˋ
  • YUW KG

谥号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亦作“谥号”。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諡号”。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帝王的谥号一般由礼官议上;臣下的谥号由朝廷赐予。一般文人学士或隐士的谥号,则由其亲友、门生或故吏所加,称为私谥,与朝廷颁赐的不同。

《史记·郑世家》:“乃更立 昭公 弟 子亹 为君,是为 子亹 也,无謚号。”
《晋书·礼志下》:“立德济世,挥扬仁风,以登封 泰山 者七十有四家,其諡号可知者十有四焉。”
吴伟业思陵长公主挽诗》:“諡号千秋定,铭旌百禩彰。”
《文史知识》1984年第1期:“死去的 司马光、吕公著 被夺去了谥号,活着的 吕大防、刘挚、范纯仁 和 苏轼 兄弟先后被贬谪。”

谥号(shi hao)同音词

  • 1、时豪[shí háo ]

    1.当时的豪强。

  • 2、时好[shí hǎo ]

    1.世俗的爱好。

  • 3、诗毫[shī háo ]

    1.写诗之笔。

  • 4、诗豪[shī háo ]

    1.诗人中出类拔萃者。

  • 5、蚀耗[shí hào ]

    1.犹损耗。

  • 6、石濠[shí háo ]

    1.两岸砌石的河道。

  • 7、师号[shī hào ]

    1.对道行出众的僧人所加的称号。

  • 8、时耗[shí hào ]

    1.古剑名。

  • 9、豕豪[shǐ háo ]

    1.豪猪有刺如箭。比喻伤人的暗箭,如流言蜚语。

  • 10、失好[shī hǎo ]

    1.犹失宠。

谥号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