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ì)
(ài)

滞碍

  • [  zhì ài  ] 
  • ㄓˋ ㄞˋ
  • IGK DJG

滞碍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阻碍;不通畅。

引证解释

⒈  阻碍;不通畅。

唐 韩愈 《与孟尚书书》:“与之语,虽不尽解,要自胷中无滞碍。”
元 刘壎 《隐居通议·理学一》:“则见天地万物,洪纤曲直,如清浄琉璃,无不洞彻,自此了无滞碍。”
徐特立 《国文教授之研究》第一章:“若有创无因,於歷史习惯不合,必多滞碍难行之处。”

国语辞典

⒈  阻碍不通。《书经·冏命》「昔在文武,聪明齐圣」句下汉·孔安国·传:「聪明视听远,齐通无滞碍。」唐·韩愈〈与孟尚书书〉:「与之语,虽不尽解,要自胸中无滞碍。」也作「窒碍」。

阻滞 阻碍

滞碍(zhi ai)同音词

  • 1、志哀[zhì āi ]

    1.用某种方式表示哀悼。

  • 2、知爱[zhī ài ]

    1.赏识喜爱。

  • 3、踬硋[zhì ài ]

    1.亦作"踬碍"。 2.使人绊跌的障碍。

  • 4、踬碍[zhì ài ]

    1.见"踬硋"。

  • 5、稚艾[zhì ài ]

    1.少年与老年;老少。

  • 6、止碍[zhǐ ài ]

    1.犹阻碍。

  • 7、芝艾[zhī ài ]

    1.指芝草和艾草。比喻贵贱﹑贤愚。

  • 8、质碍[zhì ài ]

    1.障碍;阻碍。

  • 9、挚爱[zhì ài ]

    1.深爱﹐热爱。

  • 10、致哀[zhì āi ]

    1.尽其哀痛之情。 2.指过分悲哀。 3.表示哀悼。

滞碍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