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成语(31个)

  • 1、

    暗送秋波 [ àn sòng qiū bō ]

    释义:旧时比喻美女的眼睛象秋天明净的水波一样。指暗中眉目传情。

    出处:宋·苏轼《百步洪》诗之二:“佳人未肯回秋波,幼舆欲语防飞梭。”

  • 2、

    春风得意 [ chūn fēng dé yì ]

    释义:旧时形容考中进士后的兴奋心情。后形容职位升迁顺利。

    出处:唐·孟郊《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 3、

    春风化雨 [ chūn fēng huà yǔ ]

    释义:化:化生和养育。指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

    出处:《孟子·尽心上》:“有如时春风雨化之者。”

  • 4、

    春光明媚 [ chūn guāng míng mèi ]

    释义:明媚:美好,可爱。形容春天的景物鲜明可爱。

    出处:元·宋方壶《斗鹌鹑·踏青》套曲:“时遇着春光明媚,人贺丰年,民乐雍熙。”

  • 5、

    春花秋月 [ chūn huā qiū yuè ]

    释义: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出处:南唐·李煜《虞美人》词:“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 6、

    春华秋实 [ chūn huá qiū shí ]

    释义:华:花。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

    出处:《后汉书》第五十二卷:“春发其华,秋收其实,有始有极,爱登其质。”

  • 7、

    春意盎然 [ chūn yì àng rán ]

    释义:春意:春天的气象。盎然:丰满、浓厚的样子。形容春天的气氛很浓。

    出处:季羡林《难忘的一家人》:“此时宴会厅里,必然是笑声四起,春意盎然,情谊脉脉,喜气融融。”

  • 8、

    春去秋来 [ chūn qù qiū lái ]

    释义:春天过去,秋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出处:明·刘基《大堤曲》:“春去秋来年复年,生歌死哭长相守。”

  • 9、

    滴水成冰 [ dī shuǐ chéng bīng ]

    释义:水滴下去就结成冰。形容天气十分寒冷。

    出处:宋·钱易《南部新书》:“严冬冱寒,滴水成冰。”

  • 10、

    多事之秋 [ duō shì zhī qiū ]

    释义:多事:事故或事变多;秋:时期。事故或事变很多的时期。

    出处: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二:“所以多事之秋,灭迹匿端,无为绿林之嚆矢也。”

  • 11、

    冬温夏清 [ dōng wēn xià qīng ]

    释义: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指人子孝道。亦泛称冬暖夏凉。

    出处:北魏《张猛龙碑》:“冬温夏清,晓夕承奉。”

  • 12、

    鹅毛大雪 [ é máo dà xuě ]

    释义:像鹅毛一样的雪花。形容雪下得大而猛。

    出处:唐·白居易《雪夜喜李郎中见访》:“可怜今夜鹅毛雪,引得高情鹤氅人。”

  • 13、

    各有千秋 [ gè yǒu qiān qiū ]

    释义:千秋:千年,引伸为久远。各有各的存在的价值。比喻各人有各人的长处,各人有各人的特色。

    出处:嘉会难再遇,三载为千秋。 汉·李陵《与苏武三首》

  • 14、

    寒冬腊月 [ hán dōng là yuè ]

    释义:腊月:农历十二月。指冬季最寒冷的腊月天。

    出处:汉·无名氏《别诗(骨肉缘枝叶)》:“征夫怀远路,游子恋故乡。寒冬十二月,晨起践严霜。”

  • 15、

    平分秋色 [ píng fēn qiū sè ]

    释义: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上下。

    出处:《楚辞·九辩》:“皇天平分四时兮,窃独悲此廪秋。”宋·李朴《中秋》诗:“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 16、

    天寒地冻 [ tiān hán dì dòng ]

    释义:形容天气极为寒冷。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五回:“目今天寒地冻,军马难以久住,权且回山。”

  • 17、

    夏雨雨人 [ xià yǔ yǔ rén ]

    释义:雨:前一个“雨”,名词,雨水;后一个“雨”,动词,下雨。有如夏天的雨落在人身上。比喻及时给人帮助和教育。

    出处:汉·刘向《说苑·贵德》:“吾不能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穷必矣。”

  • 18、

    冰天雪地 [ bīng tiān xuě dì ]

    释义:形容冰雪漫天盖地。

    出处:清·蒋士铨《鸡毛房》:“冰天雪地风如虎,裸而泣者无栖所。”

  • 19、

    满面春风 [ mǎn miàn chūn fēng ]

    释义:比喻人喜悦舒畅的表情。形容和蔼愉快的面容。

    出处:宋·程节斋《沁园春》词:“满面春风,一团和气,发露胸中书与诗。”

  • 20、

    明察秋毫 [ míng chá qiū háo ]

    释义:明察:看清;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 21、

    秋高气爽 [ qiū gāo qì shuǎng ]

    释义:形容秋季晴空万里,天气清爽。

    出处:唐·杜甫《崔氏东山草堂》诗:“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

  • 22、

    雨后春笋 [ yǔ hòu chūn sǔn ]

    释义:指春天下雨后,竹笋一下子就长出来很多。比喻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

    出处:宋·张耒《食笋》诗:“荒林春雨足,新笋迸龙雏。”

  • 23、

    白雪皑皑 [ bái xuě ái ái ]

    释义:皑皑:洁白的样子,多用来形容霜雪。洁白的积雪银光耀眼。

    出处:冰心《再寄小读者》:“白雪皑皑,山顶上悬着一钩淡黄色的新月。”

  • 24、

    春暖花开 [ chūn nuǎn huā kāi ]

    释义:本指春天气候宜人,景物优美。现也比喻大好时机。

    出处:明 朱国祯《涌幢小品 南内》:“春暖花开,命中贵陪内阁儒臣宴赏。”

  • 25、

    枯木逢春 [ kū mù féng chūn ]

    释义:枯干的树遇到了春天,又恢复了活力。比喻垂危的病人或事物重新获得生机。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三:“唐州大乘山和尚问:‘枯树逢春时如何?’师曰:‘世间希有。’”

  • 26、

    夏炉冬扇 [ xià lú dōng shàn ]

    释义:夏天生火炉,冬天扇扇子。比喻做事不符合当时的需要,费了力气而得不到好处。

    出处:汉·王充《论衡·逢遇》:“今则不然,作无益之能,纳无补之说,以夏进炉,以冬奏扇,为所不欲得之事,献所不欲闻之语,其不遇祸,幸矣。”

  • 27、

    阳春白雪 [ yáng chūn bái xuě ]

    释义: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较高级的歌曲。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出处: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而已。”

  • 28、

    夏虫语冰 [ xià chóng yǔ bīng ]

    释义:比喻人囿于见闻,知识短浅。

    出处:语出《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 29、

    银装素裹 [ yín zhuāng sù guǒ ]

    释义:指雪下过之后的场景,(形容冬天的景色)形容雪后的美丽景色,一切景物都被银白色装裹起来。

    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