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教而杀

[ bù jiào ér shā ]

不教而杀拼音

[ bù jiào ér shā ]

不教而杀的意思

教:教育;杀: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不教而杀出处

《论语·尧曰》:“不教而杀谓之虐。”

成语基本释义:

[ 成语繁体 ]

不教而殺

[ 成语用法 ]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不教而杀近义词

不教而诛

不教而杀反义词

谆谆教诲

不教而杀成语典故

春秋时期,56岁的孔子担任鲁国的大司寇,他上任时颁布了三大法令,实行实价买卖,男女分道而行,款待外国人。当时少正卯出来反对被抓,手下问孔子杀不杀,孔子一向推行“仁政”,主张教育,认为“不教而杀谓之虐。”就把他抓入牢中。

不教而杀造句:

对待犯错误的人应当采取治病救人的方针,而不应该不教而杀。

不教而杀英语翻译

暂无英语翻译

不教而杀成语接龙

  • 杀敌致果  致:使得到;果:果敢除敌。勇敢杀敌,建立战功。
  • 杀鸡抹脖  形容心里着急而无法可想的神态。
  • 杀鸡儆猴  杀鸡给猴子看。比喻用惩罚一个人的办法来警告别的人。
  • 杀鸡取卵  卵:蛋。为了要得到鸡蛋,不惜把鸡杀了。比喻贪图眼前的好处而不顾长远利益。
  • 杀鸡吓猴  杀鸡给猴子看。比喻用惩罚一个人的办法来警告别的人。
  • 杀气腾腾  杀气:凶恶的气势;腾腾:气势旺盛的样子。形容充满了要杀人的凶狠气势。
  • 杀妻求将  春秋时,吴起杀掉妻子以求得到鲁国的信任和重用。比喻为了追求名利而不惜做灭绝人性的事。
  • 杀人越货  越:抢劫。害人性命,抢人东西。指盗匪的行为。
  • 杀身成仁  成:成全;仁:仁爱,儒家道德的最高标准。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后泛指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舍弃自己的生命。
  • 杀一儆百  儆:警告。处死一个人,借以警戒许多人。
  • 杀彘教子  彘:猪。父母说话算数,教子诚实无欺。
  • 杀鸡哧猴  比喻惩罚一人以恐吓或警戒其他人。同“杀鸡骇猴”。
  • 杀马毁车  比喻弃官归隐。
  • 杀鸡取蛋  比喻贪图眼前微小的好处而损害长久的利益。亦作“杀鸡取卵”。
  • 杀一警百  处死一个人,借以警戒许多人。同“杀一儆百”。
  • 杀人放火  指无法无天的强暴行为。
  • 杀一利百  处死一个人,借以警戒许多人。同“杀一砺百”。
  • 杀一砺百  犹言杀一儆百。处死一个人,借以警戒许多人。
  • 杀人如草  形容杀人多,极轻视人命。
  • 杀衣缩食  犹节衣缩食。形容节约。

不教而杀的意思是教:教育;杀: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abcd的成语大全网提供成语不教而杀的意思及近义词、反义词、英语翻译、出处和不教而杀造句等详细信息。
本文地址:https://www.wenhew.com/bujiaoersha.html

相关推荐

  • 大杖则走 汉·刘向《说苑·建本》:“舜之事父也,索而使之,未尝不在侧;求而杀之,未尝可得。小箠则待,大箠则走,以逃暴怒也。”
  • 雨僝风僽 宋·辛弃疾《粉蝶儿·和晋臣赋落花》词:“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一枝枝、不教花瘦。甚无情,便下得,雨僝风僽。向园林、铺作地衣红绉。”
  • 虚往实归 《庄子·德充符》:“鲁有兀者王骀,从之游者,与仲尼相若。常季问于仲尼曰:‘王骀,兀者也,从之游者,与夫子中分鲁。立不教,坐不议。虚而往,实而归。固有不言之教,无形而心成者邪?’”
  • 煞有介事 宋 陆九渊《语录下》:“先生曰:‘某何尝不教人读书,不知此后煞有甚事。’”
  • 离经畔道 元·费唐臣《贬黄州》第一折:“且本官志大言浮,离经畔道,见新法之行,往往行诸吟咏。”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七回:“子真不待教而诛之人也!吾房中师弟授受,绍闻知之统,继精一之传,岂可以容离经畔道之人哉!”
  • 黎丘丈人 《吕氏春秋·疑似》:“梁北有黎丘部,有奇鬼焉,喜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状。邑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丈人智惑于似其子者而杀其真子。”
  • 出纳之吝 《论语·尧白》:“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内之吝谓之有司。’”
  • 不教之教 《吕氏春秋·君守》:“不教之教,无言之诏。”
  • 不教而诛 《荀子·富国》:“故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