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道

[ zhōng yōng zhī dào ]

中庸之道拼音

[ zhōng yōng zhī dào ]

中庸之道的意思

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

中庸之道出处

《论语·庸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成语基本释义:

[ 成语正音 ]

中,不能读作“zhònɡ”。

[ 成语用法 ]

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中庸之道近义词

不偏不倚

中庸之道反义词

厚此薄彼偏听偏信

中庸之道造句

1、执两用中是衡量善恶的方法,中和至善是检验中庸之道的标准。

2、从认识论的角度看,中正与两端保持等距离,是最完美的均衡状态,无论偏向任何一端,都将破坏均衡,同样这与儒家的中庸之道,在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

3、我国传统文化崇尚礼义、智慧,人们很早就认识到情绪对身体的影响,提倡心平气和、中庸之道

4、倘若逾越分寸,时尚就绝对没有放纵无度而不自食其果的事!一切要合乎中庸之道

5、我在哈佛法学院还看过一部介绍我国南京某法院为一对打离婚的年轻夫妇作调解的记录片,教授还特地为此作了说明,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之道是各类成功调解的思想基础。

中庸之道英语翻译

暂无英语翻译

中庸之道成语接龙

  • 道傍之筑  比喻无法成功的事。
  • 道边苦李  比喻庸才,无用之才。
  • 道路以目  在路上遇到不敢交谈,只是以目示意。形容人民对残暴统治的憎恨和恐惧。
  • 道存目击  一个人具有深厚的道德修养,人们只需一接触便能感受得到。
  • 道不拾遗  遗:失物。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拾走。形容社会风气好。
  • 道大莫容  原指孔子之道精深博大,所以天下容纳不了他。后用以正确的道理不为世间所接受。
  • 道旁苦李  比喻不被重视的人。
  • 道德文章  指思想品德和学识学问。
  • 道山学海  道、学:学问。学识比天高比海深。形容学识渊博。
  • 道听途说  道、途:路。路上听来的、路上传播的话。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 道义之交  交:交情,友谊。有道德有正义感的交往和友情。指互相帮助,互相支持的朋友。
  • 道尽涂殚  涂:通“途”;殚:尽。到了无路可走的境地。比喻穷途没路,末日来临。
  • 道尽途穷  道、途:路。走到路的尽头。形容无路可走,面临末日。
  • 道殣相望  殣:饿死。道路上饿死的人到处都是。
  • 道头知尾  说个开头就知道结果。形容思维敏捷、悟性好。
  • 道微德薄  道行和才能都很差。多作谦辞。
  • 道学先生  指思想、作风特别迂腐的读书人。
  • 道远知骥  路远才知道马的好坏。
  • 道在人为  犹言事在人为。
  • 道在屎溺  比喻道之无所不在。

中庸之道的意思是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

abcd的成语大全网提供成语中庸之道的意思及近义词、反义词、英语翻译、出处和中庸之道造句等详细信息。
本文地址:https://www.wenhew.com/zhongyongzhidao.html

相关推荐

  • 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 西汉·戴圣《礼记·中庸》:“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 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 西汉·戴圣《礼记·中庸》:“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 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礼记·中庸》:“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 文武之道 先秦·孔子《论语·子张》:“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
  • 成己成物 《礼记·中庸》:“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内外之道也。”
  • 允执其中 《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论语·尧曰》:“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
  •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宋·朱熹《中庸集注》第十三章:“故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 行远升高 《书·太甲》:“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迩。”《礼记·中庸》:“君子之道,辟(譬)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 行远自迩 《礼记·中庸》:“君子之道,辟(譬)如行远必自迩,辟(譬)如登高必自卑。”
  • 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宋·朱熹《中庸集注》第十三章:“故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