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捕蝉,关于寓言故事演变的成语

【解释】蝉:知了。螳螂捉蝉,不知潜在危险。比喻目光短浅。【成语举例】小狗子哪知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听得声音,转脸来看。出自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下册。

关于寓言故事的成语:螳螂捕蝉

  【注音】táng láng bǔ chán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吴王寿梦要攻打楚国,并禁止大臣提反对意见,有一个大臣的儿子听说后,带上弹弓到王宫花园去打鸟。吴王问他干什么,他说在看螳螂捕树上的蝉,而黄雀在后面等着吃螳螂。吴王觉得自己的处境同螳螂差不多,就只好取消计划。

  【出处】螳螂捕蝉,志在有利,不知黄雀在后啄之。  汉·赵晔《吴越春秋》

  【解释】蝉:知了。螳螂捉蝉,不知潜在危险。比喻目光短浅。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人目光短浅

  【相近词】鼠目寸光、急功近利

  【反义词】瞻前顾后

  【成语举例】小狗子哪知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听得声音,转脸来看。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下册

  【成语造句】

  ◎ 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坐井观天

  坐井观天(zuò jǐng guān tiān)比喻眼界小,见识少。出自唐代诗人,韩愈的《原道》。

  【汉字】坐井观天

  【拼音】zuò jǐng guān tiān

  【注音】 ㄗㄨㄛA ㄐㄧㄥˇ ㄍㄨㄢ ㄊㄧㄢ

  【英译】Limited outlook

  【释义】坐在井里看天。用来比喻和讽刺眼界狭窄或学识肤浅之人。

  其实“坐”字有好多意思。比如:

  1. 古人双膝跪地,把臀部靠在脚后跟上,这是其本义,后泛指以臀部着物而支持体重。

  2. 乘,搭:~车。~船。

  3. 坚守,引申为常驻,不动:“楚人~其北门,而覆诸山下”。~庄。

  4. 建筑物的位置或背对着某一方向:~落。~北朝南。

  5. 把锅、壶等放在火上:~锅。

  6. 物体向后施压力:房顶往后~。

  7. 介词,因,由于,为着:“停车~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而恰恰在“坐井观天”中的“坐”不是“坐在”的“坐”的意思。(臀部放在物体上支持体重)。此中的“ 坐”是“3. 坚守,引申为常驻,不动”这个解释。所以“坐井观天”的字面意思是:长期停留在井里看天。而不是坐在井里看天!

  成语典故

  【出处】唐·韩愈《原道》:“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示例】我弟子虚度一生,山门也不曾出去,诚所谓~,樗配之辈。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六回

  古文

  原文:

  “子独不闻夫(xiàn)井之|(wā)乎?谓东海之鳖(biē)曰:”吾乐与!出跳梁乎井干之上,入休乎缺L(zhòu)之崖;赴水则接腋持颐,蹶(jué)泥则没足灭跗(fū)。还H、蟹与蝌蚪,莫吾能若也!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N删之乐,此亦至矣。夫子奚不时来入观乎?”东海之鳖左足未入,而右膝已絷矣。于是逡巡而却,告之海曰:“夫海,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为加益;汤之时,八年七旱,而崖不为加损。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3]

  翻译:

  你难道不知道在一口浅井里有一只青蛙吗?它对从东海中来的大鳖说:“我多么快乐啊!出去玩玩,就在井口的栏杆上蹦蹦跳跳,回来休息就蹲在残破的井壁的砖窟窿里休息休息;跳进水里,水刚好托着我的胳肢窝和面颊;踩泥巴时,泥深只能淹没我的两脚,漫到我的脚背上。回头看一看那些赤虫、螃蟹与蝌蚪一类的小虫吧,哪个能同我相比哪!并且,我独占一坑水,在井上想跳就跳,想停就停,真是快乐极了!您为什么不常来我这里参观参观呢?”

  海鳖左脚还没踏进井里,右腿已被井壁卡住了。于是,它在井边犹豫地徘徊了一阵就退回来了,把大海的景像告诉青蛙,说道:“千里的确很远,可是它不能够形容海的辽阔;千仞的确很高,可是它不能够控明海的深度。夏禹的时候,10年有9年水灾,可是海水并不显得增多;商汤时,8年有7年干旱,可是海水也不显得减少。永恒的大海啊,不随时间的长短而改变,也不因为雨量的多少而涨落。这才是住在东海里最大快乐啊!”

  古文引用

  ◆不说世界之上,就论中国境内,比泰山更高的,也是很多很多。并非古人坐井观天,胡说瞎道,实因八仙撮山塞海,到了收回泰山之时,不免将泥土狼藉了许多,剩在海中。(清·小说·八仙得道(下))

  ◆去不得,去不得。”鼠怪道:“我坐井观天,哪知天之高大?从来生长社中,只知耗些官廪,哪晓得异乡别里,有这许多胜览。万望老狐携带他方走走。(清·小说·东度记(下))

  ◆我喜欢仙乡去处,文物山水,甲于天下,无日不是神游。若镇日只在敝乡株守,真也是坐井观天。再得往南中经游半壁,广广闻见,也是好的。况以舌耕得他些学贶,这倒是士人应得之物。(明·小说·醒世姻缘传(上))

  ◆老君笑道:“你等打量这葫芦儿容不得一个人吗?这真是可谓坐井观天了。”因命李玄把葫芦放下,口子朝外,着他闭上两眼向口子大步走去,走过三步方许开眼。(清·小说·八仙得道(上))

  ◆若异端邪说,释老之学,莫不自成一家,此最害义。如坐井观天,彼自以为所见之尽。盖窟在井里,所见自以为足;及到井上,又却寻头不着。宁可理会不得,却自无病。人杰。(北宋·语录·朱子语类(简体字版))

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起死回生

  【拼音】qǐ sǐ huí shēng

  【典故】医不经师,方不袭古,每以劫剂E见起死回生。  明·张岱《鲁云谷传》

  【释义】把快要死的人救活。形容医术高明。也比喻把已经没有希望的事物挽救过来。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医术高明

  【相近词】妙手回春、死而复生、起死回骸

  【相反词】不可救药、病入膏肓

  【同韵词】眼中钉、匕鬯无惊、强将手下无弱兵、板上钉钉、鸡犬新丰、开路先锋、人生如风灯、临深履冰、灿若繁星、畔道离经、......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齐国神医扁鹊经过虢国听说虢太子猝死,就问术士中庶子太子的症状,认为虢太子只是假死可以救活。经虢君同意后,叫弟子子阳磨好针,在太子的穴位上扎了几针,不一会太子就苏醒过来,再经汤药调解,20天后就完全康复

  【示例】对于时人那虚弱的感情,这真有起死回生的力量。  闻一多《宫体诗的自赎》

  【其它使用】

  ◎ 这样,一个人即使死了,总的新陈代谢已经停止,但靠着死者身上人体细胞组织的被"冻结",有朝一日,只要具备了有利的外界条件,死者将被重新救活过来,起死回生的目的也就最后实现了。

  ◎ 该县回收公司原来积压着价值10万元以上的钢材无人问津,商品房开发后,城镇住宅合作社全部购买了这批钢材,使这个企业起死回生。

  ◎ 这些国家对经济的敏感和迅速"起死回生"的实力,不能不令我们感叹他们所拥有的经济实力和现代化的经济手段。

  ◎ 同时他们还先后无偿援助基层医院b超、x光机等医疗设备42台件,折合人民币110多万元,使一些濒临倒闭的医院起死回生。

附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