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跖之物

[ dào zhí zhī wù ]

盗跖之物拼音

[ dào zhí zhī wù ]

盗跖之物的意思

跖:人名,传说是先秦时起义军领袖,封建社会称之为盗跖,代指坏人;物:物品。指盗贼抢劫来的东西。

盗跖之物出处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38回:“这银子是我们江南这几个人的,并非盗跖之物,先生如何不受?”

成语基本释义:

[ 成语繁体 ]

盗蹠之物

[ 成语用法 ]

作宾语;用于赃物

盗跖之物近义词

盗跖之物反义词

盗跖之物造句:

这银子是我们江南这几个人的,并非盗跖之物,先生如何不受?(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八回)

盗跖之物英语翻译

暂无英语翻译

盗跖之物成语接龙

  • 物华天宝  物华:万物的精华;天宝:天然的宝物。指各种珍美的宝物。
  • 物换星移  物换:景物变幻;星移:星辰移位。景物改变了,星辰的位置也移动了。比喻时间的变化。
  • 物极必反  极:顶点;反:向反面转化。事物发展到极点,会向相反方向转化。
  • 物尽其用  各种东西凡有可用之处,都要尽量利用。指充分利用资源,一点不浪费。
  • 物离乡贵  物品离产地越远越贵重。
  • 物力维艰  物:物资;力:财力;维:是;艰:困难。指财物来之不易。
  • 物伤其类  指见到同类死亡,联想到自己将来的下场而感到悲伤。比喻见到情况与自己相似的人的遭遇而伤感。
  • 物腐虫生  东西腐烂了才会生虫。比喻祸患的发生,总有内部的原因。也比喻本身有了弱点,别人才能乘机打击。
  • 物是人非  东西还是原来的东西,可是人已不是原来的人了。多用于表达事过境迁。因而怀念故人。
  • 物在人亡  人死了,东西还在。指因看见遗物而引起对死者的怀念,或因此而引起的感慨。
  • 物以类聚  同类的东西聚在一起。指坏人彼此臭味相投,勾结在一起。
  • 物极必返  事物发展到极点,会向相反方向转化。同“物极必反”。
  • 物极将返  事物发展到极限就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同“物极则反”。
  • 物阜民康  物产丰富,人民安康。
  • 物极则反  事物发展到极限就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
  • 物归原主  归:还给。把物品还给原来的主人。
  • 物稀为贵  事物因稀少而觉得珍贵。同“物以稀为贵”。
  • 物以群分  同类的东西聚在一起。指坏人彼此臭味相投,勾结在一起。同“物以类聚”。
  • 物议沸腾  议论纷纷,指舆论强烈。
  • 物殷俗阜  物产丰盛,风俗淳厚。

盗跖之物的意思是跖:人名,传说是先秦时起义军领袖,封建社会称之为盗跖,代指坏人;物:物品。指盗贼抢劫来的东西。

儒林外史的成语大全网提供成语盗跖之物的意思及近义词、反义词、英语翻译、出处和盗跖之物造句等详细信息。
本文地址:https://www.wenhew.com/daozhizhiwu.html

相关推荐

  • 唇如激丹 战国·宋·庄周《庄子·盗跖》:“今将军兼此三者,身长八尺二寸,面目有光,唇如激丹,齿如齐贝,音中黄钟,而名曰盗跖。”
  • 桀犬吠尧 《战国策·齐策》:“跖之狗吠尧,非贵跖而贱尧也,狗固吠非其它也。”汉·邹阳《狱中上吴王书》:“桀之狗可使吠尧,而跖之客可使刺由。”
  • 发上指冠 战国·宋·庄周《庄子·盗跖》:“盗跖闻之,目如明星,发上指冠。”
  • 傥来之物 《庄子·缮性》:“物之傥来,寄者也。”
  • 令人发指 《庄子·盗跖》:“谒者入通,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
  • 杯中之物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五卷:“一生挣得一副好酒量,闷来时只是饮酒,尽醉方休,日常饭食,有一顿,没一顿,都不计较,单少不得杯中之物。”
  • 倘来之物 元·秦简夫《东堂老》第三折:“这钱财是倘来之物。”
  • 身外之物 元·蒋子正《山房随笔》引刘改之(过)诗:“拔毫已付管城子,烂首曾封关内候。死后不知身外物,也随尊酒伴风流。”
  • 詈夷为跖 明·沈德符《野获编·言事·言官一言之失》:“其他占风望气,詈夷为跖,自弃名教者,固不可胜数矣。”
  • 盗亦有道 《庄子·胠箧》:“盗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耶?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