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àn)
(chánɡ)

断肠

  • [  duàn chánɡ  ] 
  • ㄉㄨㄢˋ ㄔㄤˊ
  • ON ENR
  • 动词

断肠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割开或切断肠子。形容极度的、使人承受不了的感情刺激。有时用以形容极度悲伤之情。

空断肠兮思愔愔。——蔡琰《胡笳十八拍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heartbroken;

⒉  也有用以形容极度喜爱之情或其他感情作用的。

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唐·白居易《井底引银瓶》

引证解释

⒈  割开或切断肠子。

《三国志·魏志·华佗传》:“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

⒉  谓肠断折。参见“断肠猿”。

⒊  形容极度思念或悲痛。

三国 魏 曹丕 《燕歌行》:“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
唐 李白 《清平调》词之二:“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 巫山 枉断肠。”
宋 苏轼 《次韵回文》之二:“红牋短写空深恨,锦句新翻欲断肠。”
郭沫若 《牧羊哀话》:“像这样断肠地方,伤心国土,谁还有铁石心肠,再能够多住片时片刻呢?”

⒋  秋海棠花的别名。

清 黄宗羲 《小园记》:“至於丽春款冬……断肠、洗手、红姑、虞美,丛生砌下,递换疄间,非盆盎之所收拾也。”

国语辞典

⒈  切断肠子。

《三国志·卷二九·魏书·方技传·华佗传》:「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缝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人亦不自寤,一月之间,即平复矣。」

⒉  比喻悲伤到了极点。

唐·李白〈清平调词〉三首之二:「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断肠(duan chang)同音词

  • 1、断常[duàn chánɡ ]

    1.佛教语。断见与常见。

  • 2、断场[duàn chǎnɡ ]

    1.围猎场。

  • 3、短长[duǎn chánɡ ]

    1.短与长;矮与高。 2.长久与短暂。 3.优劣;是非;短处和长处。 4.死与生。 5.转指生命有危险之事。 6.短处;弊端。 7.评判;批评。 8.长短术,战国时策士的纵横游说之术。 9.《战国策》的别名。

  • 4、断裳[duàn chánɡ ]

    1.截断裳衣。取其便于行事。典出《汉书.盖宽饶传》:"宽饶初拜为司马﹐未出殿门﹐断其襌衣﹐令短离地﹐冠大冠﹐带长剑﹐躬案行士卒庐室﹐视其饮食居处﹐有疾病者身自抚循问之﹐加致医药﹐遇之甚有恩。"

断肠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