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独夫

  • [  dú fū  ] 
  • ㄉㄨˊ ㄈㄨ
  • QTJ GGGY
  • 名词

独夫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独王独夫民贼。残暴无道、众叛亲离的统治者。

独夫受洪惟作威。——《书·泰誓》
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清·黄宗羲《原君》

bad ruler for saken by all; autocrat;

⒉  鳏夫。

wifeless man; old bachelor;

引证解释

⒈  指残暴无道、众叛亲离的统治者。

《书·泰誓》:“独夫 受,洪惟作威,乃汝世讎。”
孔 传:“言独夫,失君道也。”
蔡沉 集传:“独夫,言天命已絶,人心已去,但一独夫耳。”
唐 杜牧 《过骊山作》诗:“黔首不愚尔益愚,千里 函关 囚独夫。”
清 唐甄 《潜书·任相》:“人君之患,莫大于自尊;自尊则无臣,无臣则无民,无民则为独夫。”
巴金 《秋》二四:“一个独夫可以用蛮横的力量摧毁一切,只要他高兴这样做。”

⒉  指年老无妻者。

《管子·问》:“独夫寡妇孤寡疾病者,几何人也?”

国语辞典

⒈  独身的男子。

《管子·问》:「问独夫、寡妇、孤寡疾病者,几何人也?」

⒉  匹夫。指无道之君。后引申为暴虐无道的君主。唐·杜牧〈阿房宫赋〉:「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荀子·议兵》:「诛桀纣,若诛独夫。故泰誓曰:『独夫纣。』此之谓也。」

独夫(du fu)同音词

  • 1、妒妇[dù fù ]

    1.亦作"妒妇"。 2.性好嫉忌的妇人。 3.黄芩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十三.黄芩》。

  • 2、杜甫[dù fǔ ]

    唐代诗人。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市)。早年漫游各地,后居长安多年。安史之乱中逃离长安,寓居成都,建草堂。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与李白齐名,并称“李杜”。诗作揭露社会矛盾,反映民生疾苦,显示了唐代由盛而衰的历史,被称为“诗史”。诗风沉郁顿挫,语言精练。《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登高》等诗,皆为人传诵。有《杜工部集》。

  • 3、独幅[dú fú ]

    1.单幅;整块。 2.方言。只凭自己意志行事;自私。亦谓性格孤僻,不合群。

  • 4、独抚[dú fǔ ]

    1.独自持有。 2.独自弹弄。

  • 5、毒赋[dú fù ]

    1.繁重的赋税。

  • 6、毒蝮[dú fù ]

    1.指蝮蛇。

  • 7、督抚[dū fǔ ]

    总督和巡抚,明清两代最高的地方行政长官。

  • 8、督府[dū fǔ ]

    1.军府;幕府。

  • 9、肚腹[dù fù ]

    1.腹部。

独夫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