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遗德

  • [  yí dé  ] 
  • 一ˊ ㄉㄜˊ
  • KHGP TFL

遗德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指前人留下的德泽。

⒉  谓留下德泽。

⒊  指弃置未用的贤德之人。

引证解释

⒈  指前人留下的德泽。

《庄子·盗跖》:“今长大美好,人见而悦之者,此吾父母之遗德也。”
《史记·孝文本纪》:“朕既不敏,常畏过行,以羞先帝之遗德。”
三国 蜀 诸葛亮 《前出师表》:“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宋 曾巩 《思轩诗序》:“今六十餘年,而君来世其官,众於是考於州人,以求 水部 之餘恩遗德。”
瞿秋白 《赤都心史》八:“老年人念 托氏 的遗德,不忍动手。”

⒉  谓留下德泽。

《史记·秦本纪》:“且先王崩,尚犹遗德垂法。”

⒊  指弃置未用的贤德之人。

晋 羊祜 《让开府表》:“假令有遗德於板筑之下,有隐才屠钓之间,而令朝议用臣不以为非,臣处之不以为愧,所失岂不大哉!”

遗德(yi de)同音词

  • 1、逸德[yì dé ]

    1.犹失德。 2.谓马具有善于奔跑的品质。

  • 2、疑德[yí dé ]

    1.虚假的德行。

  • 3、一得[yì dé ]

    1.一点可取之处;一点长处。《晏子春秋.杂下十八》:"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后用以谦称自己的意见或心得。 2.尽得,全得。 3.得到一件或一个。 4.一旦得以,一旦能够。

  • 4、一德[yì dé ]

    1.谓始终如一,永恒其德。 2.同心同德。 3.犹一能。 4.谓法令划一。

  • 5、意得[yì dé ]

    1.谓心愿获偿。 2.引申为称心如意,洋洋自得。

  • 6、夷德[yí dé ]

    1.谓夷人之性。 2.常德。

  • 7、移德[yí dé ]

    1.施予恩德。

  • 8、溢德[yì dé ]

    1.过分﹑不合情理的行为。

  • 9、懿德[yì dé ]

    1.美德。 2.特指妇女的美德。

  • 10、医德[yī dé ]

    1.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遗德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