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ǎn)

彝典

  • [  yí diǎn  ] 
  • 一ˊ ㄉ一ㄢˇ
  • XOXA MAW

彝典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常典。

⒉  指旧典。

引证解释

⒈  常典。

南朝 梁 江淹 《萧相国拜齐王表》:“业不题於宗器,声靡记於彝典。”
北周 庾信 《为阎大将军乞致仕表》:“尸禄素餐,久紊彝典;负乘致寇,徒烦有司。”
唐 元稹 《王炅兼侍御史制》:“特示加恩,匪用彝典,可依前件。”
《明史·张至发传》:“且不遣行人护行,但令乘传,赐道里费六十金彩币二表里,视首辅去国彝典,仅得半焉。”

⒉  指旧典。

《隋书·高祖纪下》:“删正彝典,日不暇给。”
《宋史·礼志二》:“将来明堂遵用先皇帝彝典,以 高宗 参侑。”
明 张居正 《礼乐纪》:“命有司宪遗经,蒐彝典,於是制作大备。”

彝典(yi dian)同音词

  • 1、貤典[yì diǎn ]

    1.指朝廷貤赠的恩典。

  • 2、逸典[yì diǎn ]

    1.散逸的典籍。

  • 3、一点[yì diǎn ]

    1.汉字的一种笔画。常指书画中的点画。 2.表示甚少或不定的数量。 3.一经指点。 4.一方面;一部分。 5.一小时。一天中的第一和第十三时,也称一点。

  • 4、一殿[yí diàn ]

    1.一座殿堂。 2.古代考核制度,官吏因罪过而受一定的处罚称为一负,积若干负称为一殿。《北史.郭祚传》:"祚奏言:'考察令:公清独着,德绩超伦而无负殿者为上上,一殿为上中,二殿为上下,累计八殿,品降至九。'"《通典.刑二》:"﹝北齐﹞武成帝河清三年在官犯罪,鞭杖十为一负,闲局六负为一殿,平局八负为一殿,繁局十负为一殿。"《隋书.刑法志》:"在官犯罪,鞭杖十为一负,闲局六负为一殿。"按,汉代只分"殿"﹑"最",或但言"负",此为后起之制。 3.满殿。

  • 5、异典[yì diǎn ]

    1.珍贵的典籍。 2.特别的恩典;特别的法令﹑制度。

  • 6、议殿[yì diàn ]

    1.朝廷议政之殿。

  • 7、疑点[yí diǎn ]

    1.可疑之处。

  • 8、义殿[yì diàn ]

    1.佛教语。佛殿。

  • 9、溢典[yì diǎn ]

    1.虚造的典故。

  • 10、伊甸[yī diàn ]

    1.见"伊甸园"。

彝典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