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ì)
(tóu)

市头

  • [  shì tóu  ] 
  • ㄕˋ ㄊㄡˊ
  • YM UD

市头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市井;市场。

⒉  指卖艺人等会聚的茶肆。

⒊  街头。

引证解释

⒈  市井;市场。

唐 元稹 《估客乐》诗:“一解市头语,便无乡里情。”
唐 施肩吾 《途中逢少女》诗:“市头日卖千般镜,知落谁家新匣中?”
宋 灌圃耐得翁 《都城纪胜·铺席》:“自 融和坊 到 市南坊,谓之‘珠子市头’,如遇买卖,动以万数。”

⒉  指卖艺人等会聚的茶肆。

宋 吴自牧 《梦粱录·茶肆》:“又有茶肆专是五奴打聚处,亦有诸行借工卖伎人会聚行老,谓之‘市头’。”

⒊  街头。

郭沫若 《星空·仰望》:“污独的 上海 市头,干净的存在,只有那青青的天海!”

市头(shi tou)同音词

  • 1、石头[shí tou ]

    1.石;石块。 2.见"石头城"。 3.古地名。在今江西省南昌市北。

  • 2、十头[shí tóu ]

    1.口语,指每月的十一日到十九日。意为十日出头。

  • 3、拾头[shí tóu ]

    1.撞头,用头去撞。

  • 4、拾投[shí tóu ]

    1.更迭投壶。

  • 5、侍投[shì tóu ]

    1.谓投壶时在旁侍候。

  • 6、湿透[shī tòu ]

    1. 被液体浸透。如:汗水湿透了他的衣服。

  • 7、事头[shì tóu ]

    1.犹事情,事体。 2.情由;事由。

  • 8、尸头[shī tóu ]

    1.佛像旁边专记人罪愆的神。

  • 9、识透[shí tòu ]

    1.看穿﹔理解透彻。

  • 10、使头[shǐ tóu ]

    1.唐宋元明时奴仆对家主的称呼。 2.用于称上司以至国主。

市头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