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ɡuān)
(shī)

官师

  • [  ɡuān shī  ] 
  • ㄍㄨㄢ ㄕ
  • PN JGM

官师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百官;较低级的官吏。

⒉  官吏之长。

⒊  指考试官。

引证解释

⒈  百官;较低级的官吏。

《书·胤征》:“每岁孟春,遒人以木鐸徇于路,官师相规,工执艺事以諫,其或不恭,邦有常刑。”
孔 传:“官师,众官。”
《国语·吴语》:“陈士卒百人,以为彻行百行,行头皆官师,拥鐸拱稽。”
韦昭 注:“下言十行一嬖大夫,此一行宜为士。 《周礼》:‘百人为卒,卒长皆上士。’”
《礼记·祭法》:“官师一庙。”
郑玄 注:“官师,中士、下士、庶士、府史之属。”
《穆天子传》卷六:“百嬖人官师毕赠。”
郭璞 注:“官师,群士之号也。”
清 王夫之 《张子正蒙注·王禘》:“所谓官师者,次其长者也。然则达官之长必三命而上者,官师则中士而再命者。”

⒉  官吏之长。

《国语·楚语上》:“在舆有旅賁之规,位寧有官师之典。”
韦昭 注:“师,长也。”
《汉书·晁错传》:“高皇帝 亲除大害,去乱从,并建英豪,以为官师,为諫争,辅天子之闕,而翼戴 汉 宗也。”
颜师古 注:“师,长也,各为一官之长也。”
《新唐书·李绛传》:“将帅择,士卒勇矣;官师公,吏治辑矣。”

⒊  指考试官。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立此存照(一)》:“寥寥三百余字耳,却已将学生对于旧学之空疏和官师态度之浮薄写尽。”

国语辞典

⒈  百官。

《书经·胤征》:「官师相规,工执艺事以谏。」

⒉  大夫。

《国语·吴语》:「行头皆官师,拥铎拱稽,建肥胡,奉文犀之渠。」

官师(guan shi)同音词

  • 1、贯虱[ɡuàn shī ]

    1.见"贯虱"。

  • 2、惯使[ɡuàn shǐ ]

    1.习惯于使用。 2.纵容,姑息。

  • 3、惯世[ɡuàn shì ]

    1.犹冠世。谓为当代第一。

  • 4、惯事[ɡuàn shì ]

    1.办事老练。

  • 5、冠石[ɡuàn shí ]

    1.以三石为足而矗立于地的大石。古人认为是将有天子兴于民间的一种祥瑞。 2.山名。今名聪山,在山东省费县西北。

  • 6、冠时[ɡuàn shí ]

    1.盖过时人,为当代第一。

  • 7、冠士[ɡuàn shì ]

    1.已行冠礼的成年之士。

  • 8、冠世[ɡuàn shì ]

    1.谓超人出众,天下一流。

  • 9、冠事[ɡuàn shì ]

    1.指冠礼。

  • 10、冠饰[ɡuàn shì ]

    1. 古典建筑中一种顶部线脚。

官师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