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āi)
(zhì)

呆滞

  • [  dāi zhì  ] 
  • ㄉㄞ ㄓˋ
  • KS IGK
  • 动词形容词

呆滞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行动、动作或反应迟钝的。

他那呆滞的头脑。

dull;

⒉  无表情的。

跳着舞,眼光呆滞,无精打采

vague;

⒊  经济上不活跃或商品、股票等滞销的。

呆滞的市面。

sluggish; idle;

引证解释

⒈  不流畅;停滞。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一:“张涇南 司寇 照,坠马伤古臂几折,时方进呈落叶倡和诗,遂用左手书楷,凝厚藴藉,无一笔呆滞,真造化手也。”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十三:“工商业目前的呆滞现象是暂时的。”

⒉  不灵活。

曹禺 《雷雨》第二幕:“她的眼睛有些呆滞,时而呆呆地出神。”
杜鹏程 《飞跃》二:“他终于一年又一年变得举止迟钝,脸腮下陷,眼光呆滞。”

国语辞典

⒈  不灵活、不流通。

如:「他目光呆滞的注视前方,不知在想些什么。」

呆滞(dai zhi)同音词

  • 1、呆窒[dāi zhì ]

    1.犹停滞。

  • 2、逮至[dǎi zhì ]

    1.及至;等到。

  • 3、逮治[dǎi zhì ]

    1.逮捕惩治。

  • 4、待制[dài zhì ]

    1.等待诏命。 2.官名。唐置。太宗即位,命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门下两省,以备访问。永徽中,命弘文馆学士一人,日待制于武德殿西门。文明元年,诏京官五品以上清官,日一人待制于章善﹑明福门。先天末,又命朝集使六品以上二人,随仗待制。永泰时,勋臣罢节制,无职事,皆待制于集贤门,凡十三人。崔佑辅为相,建议文官一品以上更直待制。其后着令,正衙待制官日二人。宋因其制,于殿﹑阁均设待制之官,如"保和殿待制"﹑"龙图阁待制"之类,典守文物,位在学士﹑直学士之下。辽金元明均于翰林院设待制,位也在学士﹑直学士之下,但不

  • 5、代职[dài zhí ]

    1. 代行职务。

  • 6、代指[dài zhǐ ]

    1.生在指甲旁的疮。

  • 7、迨至[dài zhì ]

    1.及至,等到。

  • 8、带职[dài zhí ]

    1.本职外兼领他职。

呆滞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