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ènɡ)
(yīn)

郑音

  • [  zhènɡ yīn  ] 
  • ㄓㄥˋ 一ㄣ
  • UDB UJF

郑音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本指春秋时郑国的音乐,后多指俗乐

引证解释

⒈  本指 春秋 时 郑国 的音乐,后多指俗乐。

《礼记·乐记》:“文侯 曰:‘敢问溺音何从出也?’ 子夏 对曰:‘ 郑 音好滥淫志, 宋 音燕女溺志, 卫 音趋数烦志, 齐 音敖辟乔志。此四者皆淫於色而害於德,是以祭祀弗用也。’”
元 耶律楚材 《赠景贤》诗:“茶邻药物成邪气,琴伴簫声变 郑 音。”

国语辞典

⒈  郑国的音乐多淫声,为靡靡之音。故称淫荡不雅正的音乐为「郑音」。

《礼记·乐记》:「郑音好滥淫志,宋音燕女溺志,卫音趋数烦志,齐音敖辟乔志,此四者皆淫于色而害于德,是以祭祀弗用也。」

郑音(zheng yin)同音词

  • 1、蒸禋[zhēnɡ yīn ]

    1.祭祀。

  • 2、争引[zhēnɡ yǐn ]

    1.援引事例以谏诤。争,通"诤"。

  • 3、征音[zhēnɡ yīn ]

    1.指宫﹑商﹑角﹑征﹑羽五音中的征音级。

  • 4、征吟[zhēnɡ yín ]

    1.征夫的歌。

  • 5、征引[zhēnɡ yǐn ]

    1.征召任用。 2.引用;引证。

  • 6、正音[zhènɡ yīn ]

    1.纯正的乐声;雅正的乐声。 2.指雅正之诗什。 3.标准语音。 4.字的本音。区别于借读音和转读音。 5.矫正语音。

  • 7、正印[zhènɡ yìn ]

    1.犹正宗。 2.明制,某些重要官职(如御史)铸有二印。其一为职官本人掌管,谓之"副印";其一藏于内府,谓之"正印"。有事则受"正印"而出,复命时则仍上交朝廷。 3.正方形的官印。清制,自布政使至知州﹑知县等各级地方长官均用正印,故府州县官又称正印或正印官。

  • 8、证因[zhènɡ yīn ]

    1.证知因果。

  • 9、证引[zhènɡ yǐn ]

    1.谓举证和攀引他人。 2.犹引证。

  • 10、证印[zhènɡ yìn ]

    1. 即“印证”。证明。如:无与为证印者矣。——清·袁枚《祭妹文》。

郑音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