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àn)
(zhí)

散职

  • [  sàn zhí  ] 
  • ㄙㄢˇ ㄓˊ
  • AETY BK

散职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闲散的职务。

散职无拘束。

sinecure;

引证解释

⒈  闲散的官职。

《南史·后妃传序》:“及 齐高帝 建元 元年,有司奏置贵嬪、夫人、贵人为三夫人,修华、修仪、修容、淑妃、淑媛、淑仪、婕妤、容华、充华为九嬪,美人、中才人、才人为散职。”
唐 白居易 《早春独游曲江》诗:“散职无羈束,羸驂少送迎。”
《新唐书·李适之传》:“适之 惧不自安,乃上宰政求散职,以太子少保罢,欣然自以为免祸。”
宋 李上交 《近事会元》卷一:“景隆 三年八月,令特进佩鱼。散职佩鱼自此始也。”

国语辞典

⒈  闲散的官职。

唐·白居易〈早春独游曲江〉诗:「散职无羁束羸骖少送迎。」

散职(san zhi)同音词

  • 1、散直[sàn zhí ]

    1.官名。侍从之官。 2.犹言值班结束。

  • 2、散帙[sàn zhì ]

    1.打开书帙。亦借指读书。

  • 3、散质[sàn zhì ]

    1.谓资质凡庸,不堪为用。

  • 4、散秩[sàn zhì ]

    1.闲散而无一定职守的官位。

  • 5、散滞[sǎn zhì ]

    1.谓散发积压的财物。

  • 6、三祇[sān zhǐ ]

    1."三大阿僧祇"的略语。佛教指菩萨修行成佛所经历的三个漫长阶段。阿僧祇,梵文的音译,意为旷大劫,无数长时。

  • 7、三支[sān zhī ]

    1.指汉末﹑三国时来华弘法的月氏高僧支谶﹑支亮和支谦三人。支谦受业于支亮,亮受业于支谶。当时称"天下博知,不出三支"。 2.古印度因明学指组成比量的三个环节,即:宗(立义),因(论证),喻(设譬)。

  • 8、三芝[sān zhī ]

    1.芝为菌类植物,古人以为食之可长生,故多视为瑞草。三芝所指不一。(1)指参成芝﹑木渠芝﹑建木芝。晋葛洪《抱朴子.仙药》:"参成芝,赤色有光,扣之枝叶如金石之音,折而续之,即复如故。木渠芝,寄生大木上,如莲花,九茎一丛,其味甘而辛。建木芝实生于都广,其皮如缨蛇,其实如鸾鸟。此三芝得服之,白日升天也。"(2)指黄卢子﹑寻木华﹑玄液华。晋葛洪《抱朴子.仙药》:"黄卢子﹑寻木华﹑玄液华,此三芝生于泰山要乡及奉高,有得而服之,皆令人寿千岁。"(3)指石芝﹑灵芝﹑肉芝。《文选.沈约<钟山诗应西阳王教>》:"淹留访五

  • 9、三直[sān zhí ]

    1.三个直言敢谏的官员。指明代罗洪先﹑唐顺之﹑赵时春。 2.三个直言敢谏的官员。指清代苏廷魁﹑陈庆镛﹑朱琦。

  • 10、三指[sān zhǐ ]

    1.中指。

散职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