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ì)
()

治体

  • [  zhì tǐ  ] 
  • ㄓˋ ㄊ一ˇ
  • ICK WSG

治体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治国的纲领、要旨。

⒉  政治法度。

⒊  指规范的文体。

引证解释

⒈  治国的纲领、要旨。

汉 贾谊 《新书·数宁》:“以陛下之明通,因使少知治体者得佐下风,致此治非有难也。”
《周书·王褒传》:“襃 有器局雅识治体。”
宋 司马光 《乞优老上殿札子》:“愿陛下慎选德望材器为众所服,知治体、晓兵略者以代之。”
清 恽敬 《三代因革论七》:“天下无无弊之制,无不扰民之事,当择其合时势而害轻者行之。后之儒者,以 熙寧 之法而妄意詆娸,非知治体者也。”

⒉  政治法度。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诏策》:“孔融 之守 北海,文教丽而罕于理,乃治体乖也。”
宋 龚鼎臣 《东原录》:“臺官言事,惟务摭人之恶,不顾治体之如何尔!自以为若卹治体,则仅乎不举职矣。”
康有为 《大同书》辛部第三章:“大同之治体,无国种,无险要。”

⒊  指规范的文体。

明 杨慎 《萧颖士论文》:“贾谊 文辞最正,近於治体。”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去古既远,治体不振,生当其时,手足罔措,輒欲争效异国,不以师人为耻,偶见章句之大殊,喜其文法之一定,忘其鄙且拙,而谓新且异焉。”

治体(zhi ti)同音词

  • 1、枝蹄[zhī tí ]

    1.歧蹄。

  • 2、枝体[zhī tǐ ]

    1.肢体。枝,通"肢"。

  • 3、知体[zhī tǐ ]

    1.识大体。

  • 4、支提[zhī tí ]

    1.梵语caitya(巴利语cetiya)的音译。也译作"制底"﹑"制多"等。原义集聚,佛火化后以土石﹑香柴积聚而成的纪念物。亦为塔﹑刹的别名。

  • 5、支体[zhī tǐ ]

    1.指整个身体。亦仅指四肢。

  • 6、肢体[zhī tǐ ]

    1.犹躯体。

  • 7、祗惕[zhī tì ]

    1.敬慎恐惧。

  • 8、质体[zhì tǐ ]

    1.体质;形体。

  • 9、栉剔[zhì tī ]

    1.清除,清剿。

  • 10、栉剃[zhì tì ]

    1.理发。

治体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