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ì)
(zhànɡ)

繐帐

  • [  suì zhànɡ  ] 
  • ㄙㄨㄟˋ ㄓㄤˋ
  • XGJN MHT

繐帐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用细而疏的麻布制成的灵帐

⒉  泛指布帛制成的帐幕。

引证解释

⒈  用细而疏的麻布制成的灵帐。

三国 魏 曹操 《遗令》:“于臺堂上安六尺牀,施繐帐。”
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繐帐犹悬,门罕渍酒之彦;坟未宿草,野絶动轮之宾。”
唐 刘禹锡 《哭庞京兆》诗:“今朝繐帐哭君处,前日见铺歌舞筵。”
吕志伊 《读史感赋》诗:“而今立马西陵望, 铜雀臺 荒繐帐空。”

⒉  泛指布帛制成的帐幕。

明 徐渭 《雪》诗:“天孙纤手裁素罗,繐帐横施九万里。”

国语辞典

⒈  死者灵前的帏帐。也作「穗帷」。

《文选·陆机·吊魏武帝文》:「悼穗帐之冥漠,怨西陵之茫茫。」

繐帐(sui zhang)同音词

  • 1、绥章[suí zhānɡ ]

    1.古代旗竿顶端所饰的染色的鸟羽或旄牛尾,用以别贵贱。绥,通"緌"。《诗.大雅.韩奕》:"王锡韩侯,淑旗绥章。"朱熹集传:"绥章,染鸟羽或旄牛尾为之,注于旗竿之首,为表章者也。"王引之《经义述闻.毛诗下》:"所画于旗,交龙日月之章,绥然有文,故曰绥章,绥章与淑旗文正相对也。"一说"绥章"为引以登车的彩索。见郑玄笺。

  • 2、岁仗[suì zhànɡ ]

    1.谓每年元旦朝会时所用的仪仗。

繐帐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