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乌私

  • [  wū sī  ] 
  • ㄨ ㄙ
  • TNN TCY

乌私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晋李密《陈情事表》:“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后因以“乌私”为孝养父母之典实。

引证解释

⒈  参见“乌哺”。参见“乌哺”。

李密 《陈情事表》:“臣 密 今年四十有四,祖母 刘 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於陛下之日长,报养 刘 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后因以“乌私”为孝养父母之典实。 清 赵翼 《七十自述》诗:“只餘六载循陔处,稍慰乌私一片情。”
清 魏源 《题嘉禾冯广文登府陔园图》诗:“解带趋 汝 坟,奉檄申乌私。”

乌私(wu si)同音词

  • 1、无私[wú sī ]

    1.公正没有偏心;不自私。

  • 2、无死[wú sǐ ]

    1.谓长生不死。 2.别死。 3.佛教语。犹言不灭。

  • 3、无似[wú sì ]

    1.谦词。犹言不肖。 2.犹无比。

  • 4、无嗣[wú sì ]

    1.没有继承的人;没有后代。

  • 5、乌丝[wū sī ]

    1.黑丝。 2.即乌丝栏。

  • 6、乌寺[wū sì ]

    1.指御史台。

  • 7、钨丝[wū sī ]

    1.钨经过高温冶炼后抽成的丝。可以做电灯泡﹑电子管等里面的灯丝。

  • 8、五丝[wǔ sī ]

    1.五色丝。

  • 9、五司[wǔ sī ]

    1.宋代对经略使﹑安抚使﹑节度使﹑观察使和总管的合称。 2.宋代掌管皇室庄宅﹑宫苑等的五个官署的合称。

  • 10、五祀[wǔ sì ]

    1.谓禘﹑郊﹑宗﹑祖﹑报五种祭礼。见《国语.鲁语上》。 2.古代祭祀的五种神祗。(1)祭祀五行之神。《周礼.春官.大宗伯》:"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郑玄注:"此五祀者,五官之神。"《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故有五行之官,是谓五官。实列受氏姓,封为上公,祀为贵神。社稷五祀,是尊是奉。"《太平御览》卷五二九引《汉书议》:"祠五祀,谓五行金木水火土也。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皆古贤能治成五行有功者,主其神祀之。" 3.(2)祭祀住宅内外的五种神。《礼记.月令》:"﹝

乌私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