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ǔ)

七属

  • [  qī shǔ  ] 
  • ㄑ一 ㄕㄨˇ
  • AG NTK

七属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谓用七节甲片连缀而成。

引证解释

⒈  谓用七节甲片连缀而成。

《周礼·考工记·函人》:“函人为甲,犀甲七属,兕甲六属合甲五属。”
郑玄 注:“谓上旅下旅札续之数也。”
贾公彦 疏:“谓上旅之中及下旅之中皆有札,续一叶为一札,上旅之中续札七节、六节、五节,下旅之中亦有此节。”
上旅,谓腰以上,指衣;下旅,谓腰以下,指裳。 北周 庾信 《同卢记室从军》诗:“函犀恒七属,络铁本千群。”
《资治通鉴·唐德宗建中三年》:“希烈 闻 皋 用 慎,恐为己患,遗 慎 七属甲,诈为復书,坠之境上。”

⒉  七种美属的人,指贵、贞、长、师、宗、主、贤。

《大戴礼记·文王官人》:“九用有徵,乃任七属:一曰国则任贵;二曰乡则任贞;三曰官则任长;四曰学则任师;五曰族则任宗;六曰家则任主;七曰先则任贤。”

七属(qi shu)同音词

  • 1、期属[qī shǔ ]

    1.亦作"朞属"。 2.犹期亲。

  • 2、棋术[qí shù ]

    1.弈棋的本领。

  • 3、器数[qì shù ]

    1.指古礼中礼器﹑礼数的种种规定。

  • 4、启曙[qǐ shǔ ]

    1.犹破晓。

  • 5、启述[qǐ shù ]

    1.陈述。

  • 6、期数[qī shù ]

    1.亦作"朞数"。 2.气数;命运。

  • 7、齐疏[qí shū ]

    1.旧时丧服名。

  • 8、琪树[qí shù ]

    1.仙境中的玉树。 2.树名。 3.比喻亭亭玉立的美人。 4.指枝条被雪覆盖的树。

  • 9、七书[qī shū ]

    1.宋元丰间颁行的武学生应试必读的七种兵书。即《孙子》﹑《吴子》﹑《六韬》﹑《司马法》﹑《黄石公三略》﹑《尉缭子》﹑《李卫公问对》,又称"武经七书"。

  • 10、七术[qí shù ]

    1.指国君驾驭群臣的七种方法。 2.指越大夫文种教句践伐吴的七种策略。 3.指鬼谷子用兵七法。即威神﹑养志﹑实意﹑分威﹑散势﹑转圆﹑损兑。

七属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