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īnɡ)
()

京局

  • [  jīnɡ jú  ] 
  • ㄐ一ㄥ ㄐㄨˊ
  • YIU NNK

京局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宋时指中央机构各部门,又称百司。

⒉  指清代铸钱机构宝泉局宝源局

引证解释

⒈  宋 时指中央机构各部门,又称百司

宋 赵昇 《朝野类要·职任》:“上自三省,下及仓场库务,皆为百司,或谓之有司,又谓之京局。”

⒉  指 清 代铸钱机构宝泉局及宝源局。

清 孙诒让 《周礼政要·金布》:“京局所铸,当十大钱,质劣制小。”

京局(jing ju)同音词

  • 1、旌举[jīnɡ jǔ ]

    1.表彰举荐。

  • 2、静居[jìnɡ jū ]

    1.安静地闲居。 2.谓隐居静修。

  • 3、静局[jìnɡ jú ]

    1.和谐恬静的场面。

  • 4、兢惧[jīnɡ jù ]

    1.戒慎恐惧;惶恐。

  • 5、惊沮[jīnɡ jǔ ]

    1.犹惊惧。

  • 6、惊惧[jīnɡ jù ]

    1.亦作"惊戄"。 2.惊慌害怕。

  • 7、惊懅[jīnɡ jù ]

    1.见"惊遽"。

  • 8、惊遽[jīnɡ jù ]

    1.亦作"惊懅"。 2.惊慌焦急。

  • 9、儆惧[jǐnɡ jù ]

    1.戒惧;警惕和畏惧。

  • 10、京剧[jīnɡ jù ]

    我国全国性的主要剧种之一。清中叶以来,以西皮、二黄为主要腔调的徽调、汉调相继进入北京,徽汉合流演变为北京皮黄戏,即京剧。也叫京戏。

京局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