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ìnɡ)
()

定律

  • [  dìnɡ lǜ  ] 
  • ㄉ一ㄥˋ ㄌㄩˋ
  • PGH TVG
  • 名词

定律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客观规律的概括,它体现事物之间在一定环境中的必然的关系。

law;

引证解释

⒈  制定法律。

《后汉书·鲁恭传》:“孝章皇帝 深惟古人之道,助三正之微,定律著令,冀承天心顺物性命,以致时雍。”
《晋书·刑法志》:“汉 承 秦 制, 萧何 定律,除参夷连坐之罪,增部主见知之条。”

⒉  法律;条例。

鲁迅 《坟·灯下漫笔》:“元 朝定律,打死别人的奴隶,赔一头牛。”

⒊  规则,规矩。

宋 苏轼 《次韵定国相留夜饮》:“诗无定律君应将,醉有真乡我可候。”

⒋  科学上对某种客观规律的概括。

毛泽东 《青年运动的方向》:“中国 将来一定要发展到社会主义去,这样一个定律谁都不能推翻。”

国语辞典

⒈  一定的规则。

宋·苏轼〈次韵王定国得晋卿酒相留夜饮〉:「诗无定律君应将,醉有真乡我可侯。」

⒉  制定法则。

《后汉书·卷二五·鲁恭传》:「定律著令,冀承天心,顺物性命,以致时雍。」

⒊  在一定的条件下,说明现象的程序或关系,数学中有时用公式来表示。

英语翻译

scientific law

德语翻译

loi

定律(ding lv)同音词

  • 1、鼎吕[dǐnɡ lǚ ]

    1.《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司马贞索隐:"九鼎大吕,国之宝器。言毛遂至楚,使赵重于九鼎大吕,言为天下所重也。"九鼎﹐相传为夏禹所铸;大吕﹐为周宗庙的大钟。后遂以"鼎吕"指事物及言论的份量重。

定律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