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é)
(shēnɡ)

谐声

  • [  xié shēnɡ  ] 
  • ㄒ一ㄝˊ ㄕㄥ
  • YXX FNR

谐声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六书之一。即形声。意符(即形符)和声符并用的造字法。

⒉  谓声韵谐合。

引证解释

⒈  六书之一。即形声。意符(即形符)和声符并用的造字法。

《周礼·地官·保氏》“五曰六书” 郑玄 注引 汉 郑司农 曰:“六书: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也。”

⒉  谓声韵谐合。

唐 李绅 《皋桥》诗:“鸿鵠羽毛终有志,素丝琴瑟自谐声。”
清 陈维崧 《与吴汉槎书》:“吴 歈 越 艶,匪拟古不为功; 汉 乐 唐 謡,惟谐声乃为妙。”

国语辞典

⒈  六书中的形声。由音符与意符组合而成,意符表形,音符表声。参见「形声」条。

谐声(xie sheng)同音词

  • 1、龤声[xié shēnɡ ]

    1.六书之一。也称形声。

  • 2、写生[xiě shēnɡ ]

    绘画术语。以实物为观察对象直接加以描绘的作画方式。既可作为创作的手段,又常用于练习技法和搜集素材。在中国画中,描绘动植物的画也叫“写生”。

  • 3、谢生[xiè shēnɡ ]

    1.指南朝宋谢灵运。 2.死去。

  • 4、邪声[xié shēnɡ ]

    1.犹邪音。

谐声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