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í)
(tōnɡ)

十通

  • [  shí tōnɡ  ] 
  • ㄕˊ ㄊㄨㄥ
  • FG CEP

十通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通典》等十部书的总称。其中《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称“三通”;清·乾隆时加入官修的《续通典》、《清通典》、《续通志》、《清通志》、《续文献通考》、《清文献通考》六部书,合称“九通”;1935年,商务印书馆再加入刘锦藻《清续文献通考》,总称“十通”。

引证解释

⒈  《通典》等十部书的总称。其中《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称“三通”; 清 乾隆 时加入官修的《续通典》、《清通典》、《续通志》、《清通志》、《续文献通考》、《清文献通考》六部书,合称“九通”;1935年,商务印书馆再加入 刘锦藻 《清续文献通考》,总称“十通”。

十通(shi tong)同音词

  • 1、石犝[shí tónɡ ]

    1.石牛。

  • 2、世统[shì tǒnɡ ]

    1.家族世代相承的系统。 2.世代统率。

  • 3、屎桶[shǐ tǒnɡ ]

    1. [方]∶比喻孤傲,无人理睬。如:他以为自己是什么?屎桶,还两眼向天不看人呢?。

  • 4、侍僮[shì tónɡ ]

    1.随身使唤的少年男仆。

  • 5、时铜[shí tónɡ ]

    1.指当时所用的铜钱。

  • 6、事统[shì tǒnɡ ]

    1.事务。多指政事﹑军务。

  • 7、失统[shī tǒnɡ ]

    1.谓失去条理﹐头绪紊乱。 2.丧失纲纪﹑准则。

  • 8、诗筒[shī tǒnɡ ]

    1.亦作"诗筒"。 2.盛诗稿以便传递的竹筒。 3.喻指满腹诗才的诗人。

  • 9、适统[shì tǒnɡ ]

    1.犹正统。

十通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