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ɡònɡ)
(xiàn)

供献

  • [  ɡònɡ xiàn  ] 
  • ㄍㄨㄥˋ ㄒ一ㄢˋ
  • WAW FMU

供献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供奉;奉献。

contribute;

⒉  〈方〉:供品。

菜案上摆着酒肉,大半是祭神用的供献。

offerings;

引证解释

⒈  供奉;奉献。

宋 陶穀 《清异录·圣杨花》:“吴僧 梵川 誓愿燃顶供养 双林 傅大士,自往 蒙顶 结菴种茶,凡三年,味方全美,得絶佳者……持归供献。”
《水浒传》第九十回:“我师不纳,可令库司办斋,供献本寺僧众。”
《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甚至有一蒲包炉食餑餑……也都来供献供献,磕个头的。”
许地山 《黄昏后》:“你若常常到她面前,用你底孝心、你底诚意供献给她,日子久子,她心喜欢让你见着她底容貌。”

⒉  指供品。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十二月·岁暮杂务》:“调羹饭,治祭品,摆供献,雕茶果。”
贺敬之 丁毅 《白毛女》第四幕第一场:“穿的是破布烂草不遮身,吃的是庙里的供献,山上的野果。”

⒊  牺牲品。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救国是图,不惜以个人为供献。”

国语辞典

⒈  供奉、呈献。

《水浒传》第九〇回:「我师不纳,可令库司办斋,供献本寺僧众。」

如:「战士们为了保卫国家,供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

进献

⒉  指供品。

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十二月·岁暮杂务》:「调羹饭,治祭品,摆供献,雕茶果。」

供献(gong xian)同音词

  • 1、宫衔[ɡōnɡ xián ]

    1.清制不立太子,但有太子傅保之名,专为大臣及有功者加衔,无职掌,也无员额。太子称东宫,故名宫衔。如太师﹑太傅﹑太保,皆可冠以"宫"字;少师﹑少傅﹑少保,则称为宫师﹑宫傅﹑宫保。

  • 2、宫县[ɡōnɡ xiàn ]

    1.古代钟磬等乐器悬挂在架上,其形制因用乐者身份地位不同而有别。帝王悬挂四面,象征宫室四面的墙壁,故名"宫县"。县,"悬"的古字。

  • 3、宫线[ɡōnɡ xiàn ]

    1.古代皇宫中用线量日影以计时,称宫线。

  • 4、龚贤[ɡōnɡ xián ]

    明末清初画家。一名岂贤,字半千,号野遗、柴丈人,昆山(今属江苏)人。善画山水,取法董源、吴镇,重视写生,喜层层用墨,创造浓郁苍润的境界。与樊圻等并称“金陵八家”。有《夏山过雨图》等存世。著有《香草堂集》。

  • 5、弓纤[ɡōnɡ xiān ]

    1.指旧时妇女裹缠后形似弓状的小脚。

  • 6、弓弦[ɡōnɡ xián ]

    1.亦作"弓弦"。 2.弓上的弦。

  • 7、恭显[ɡōnɡ xiǎn ]

    1.汉宦官弘恭﹑石显的并称。

  • 8、共线[ɡònɡ xiàn ]

    1. 在同一条直线上。

  • 9、公先[ɡōnɡ xiān ]

    1.复姓。汉有公先勇。见《隶释.汉国三老袁良碑》。

  • 10、公宪[ɡōnɡ xiàn ]

    1.犹国法。

供献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