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āo)
(shī)

敲诗

  • [  qiāo shī  ] 
  • ㄑ一ㄠ ㄕ
  • YMKC YFF

敲诗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推敲诗句。诗谜的一种。又称打诗宝。

引证解释

⒈  推敲诗句。

元 张可久 《小桃红·忆疏斋学士郊行》曲:“飞梅和雪洒林梢,花落春颠倒,驴背敲诗暮寒峭。”
清 任曾贻 《百字令》词:“貰酒当罏,敲诗午夜,弹指成今昔。”

⒉  诗谜的一种。又称打诗宝。

清 张焘 《津门杂记·敲诗》:“以纸条约四五寸长者,摘録时下新刻诗句,於句中隐去一字,注於纸尾,用信套笼插。即在诗句之旁,添拟大意相通者四字,并纸尾原字则为五。另摊方纸於桌,划为五度,以便押钱。射中者每一文赔三文。其五字中,大抵极不通者即其所隐之字也。向惟考试时为多,输赢亦甚微细。今则到处皆是,围绕争射者颇不乏人,託名风雅,实则赌博也。”

敲诗(qiao shi)同音词

  • 1、巧士[qiǎo shì ]

    1.擅长某种技艺的人。

  • 2、鞘室[qiào shì ]

    1.刀剑套。

  • 3、乔石[qiáo shí ]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浙江定海(今舟山)人。华东联合大学肄业。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上海中学区委书记、上海学委总交通。建国后,任中共杭州市委青委书记、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中央政法委员会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纪委书记。是中共第十三届、第十四届中央政治局常委。1993年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 4、乔势[qiáo shì ]

    1.装模做样。

  • 5、巧事[qiǎo shì ]

    1. 凑巧的事。

  • 6、巧饰[qiǎo shì ]

    1.工巧装饰。 2.诈伪粉饰。

  • 7、俏式[qiào shì ]

    1.方言。样子好看;时髦。

  • 8、诮石[qiào shí ]

    1.楚人卞和得玉璞﹐先后献之厉王﹑武王﹐二王均轻信玉人之言﹐将"宝玉而题之以石"﹐以和为诳﹐而刖其双足。及文王即位﹐和又抱璞哭于楚山下﹐王闻之﹐乃使玉人理其璞﹐果得玉﹐名曰和氏璧。事见《韩非子.和氏》。后遂用作典故﹐以"诮石"讥讽为政者不识贤才。

  • 9、敲石[qiāo shí ]

    1.敲击火石以取火。 2.喻时光短促。

  • 10、敲矢[qiāo shǐ ]

    1.嚆矢。响箭。

敲诗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