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稽疑

  • [  jī yí  ] 
  • ㄐ一 一ˊ
  • TDNJ XTD

稽疑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谓用卜筮决疑。泛指考察疑事。

引证解释

⒈  谓用卜筮决疑。

《书·洪范》:“明用稽疑。”
孔 传:“明用卜筮考疑之事。”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议讨》:“夫动先拟议,明用稽疑,所以敬慎羣务,弛张治术。”
明 归有光 《洪范传》:“谋及乃心,卿士、度人,而命龟諏筮,则谓之稽疑。”

⒉  泛指考察疑事。

《管子·君臣下》:“故正名稽疑,刑杀亟近,则内定矣。”

国语辞典

⒈  本指用卜筮来考正有疑问的事情。后泛指稽考疑问。

《书经·洪范》:「次七曰明用稽疑,次八曰念用庶征次。」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议对》:「夫动先拟议,明用稽疑,所以敬慎群务,弛张治术。」

稽疑(ji yi)同音词

  • 1、蠀蛦[jí yí ]

    1.一种甲有文采的大龟。即蟕蠵。

  • 2、计议[jì yì ]

    商议:从长~ㄧ他们~着生产竞赛的办法。

  • 3、计意[jì yì ]

    1.考虑﹔计较。

  • 4、戢孴[jí yì ]

    1.众多貌。 2.汇集。

  • 5、戢枻[jí yì ]

    1.停船。喻家居不仕。

  • 6、戢翼[jí yì ]

    1.敛翅止飞。 2.喻归隐或谦卑自处。

  • 7、记忆[jì yì ]

    ①记住或想起:小时候的事情有些还能~起来。 ②保持在脑子里的过去事物的印象:~犹新。

  • 8、饥疫[jī yì ]

    1.饥饿无粮并患疫病。

  • 9、记意[jì yì ]

    1.犹寄意。

  • 10、记臆[jì yì ]

    1.记于胸中。

稽疑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