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hì)

稽滞

  • [  jī zhì  ] 
  • ㄐ一 ㄓˋ
  • TDNJ IGK

稽滞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拖延;延误。

引证解释

⒈  拖延;延误。

汉 蔡邕 《幽冀二州刺史久缺疏》:“选既稽滞,又未必审得其人。”
《宋书·夷蛮传·倭国》:“每致稽滞,以失良风。”
《明史·宦官传二·张彝宪》:“管盔甲主事 孙肇兴 恐稽滞军事,因劾其悮国。”

国语辞典

⒈  延滞、拖延。

汉·桓宽《盐铁论·错币》:「择钱则物稽滞,而用人尤被其苦。」
《北史·卷四三·郭祚传》:「由是事颇稽滞,当时每招怨讟。」

稽滞(ji zhi)同音词

  • 1、计直[jì zhí ]

    1.亦作"计值"。 2.计算货物的价值。

  • 2、计值[jì zhí ]

    1.见"计直"。

  • 3、计职[jì zhí ]

    1.宋代指三司之职。

  • 4、计制[jì zhì ]

    1.考计规格。

  • 5、计治[jì zhì ]

    1.计考治绩。

  • 6、计偫[jì zhì ]

    1.计司的仓储。

  • 7、计智[jì zhì ]

    1.智谋﹐才干。

  • 8、计置[jì zhì ]

    1.筹画措办。

  • 9、戢制[jí zhì ]

    1.制止。

  • 10、戢智[jí zhì ]

    1.谓不露聪明才识。

稽滞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