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í)
()

回跸

  • [  huí bì  ] 
  • ㄏㄨㄟˊ ㄅ一ˋ
  • LK KHXF

回跸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指帝王返驾回宫。

引证解释

⒈  指帝王返驾回宫。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史料一·咸丰季年三奸伏诛》:“迨和议成, 英 法 兵退至 天津,留京王大臣疏请回蹕,上将从之,为三奸所尼,屡下詔改行期。”
《清史稿·礼志四》:“车驾蒞至輒悬奉,回蹕后庋藏。”

回跸(hui bi)同音词

  • 1、隳敝[huī bì ]

    1.毁坏﹔残破。

  • 2、毁敝[huǐ bì ]

    1.破败亏竭。

  • 3、毁璧[huǐ bì ]

    1.《文选.左思<吴都赋>》"哂淡台之见谋﹐聊袭海而徇珍"刘逵注引晋干宝《搜神记》:"淡台子羽赍璧渡河﹐风波忽起﹐两龙夹舟。子羽奋剑斩龙﹐波乃止。登岸﹐投璧于河﹐河伯三归之。子羽毁璧而去。"后以"毁璧"为鄙弃财宝之典。

  • 4、讳蔽[huì bì ]

    1.隐瞒掩盖。

  • 5、讳避[huì bì ]

    1.亦作"讳辟"。 2.隐匿回避。

  • 6、灰笔[huī bǐ ]

    1.毛笔,墨笔。

  • 7、回避[huí bì ]

    ①让开;躲开:~要害问题。 ②侦破人员或审判人员由于同案件有利害关系或其他关系而不参加该案的侦破或审判。

  • 8、贿币[huì bì ]

    1.赠送的礼物。

  • 9、贿庇[huì bì ]

    1.因受贿而包庇。

  • 10、秽笔[huì bǐ ]

    1.谓凭个人好恶﹐不符事实地编写史书。

回跸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