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ān)
(chánɡ)

三常

  • [  sān chánɡ  ] 
  • ㄙㄢ ㄔㄤˊ
  • DG IPK

三常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指治国理政的三大纲要。

⒉  指三种恒久不变的事象

引证解释

⒈  指治国理政的三大纲要。

《国语·晋语四》:“爱亲明贤,政之干也。礼宾矜穷,礼之宗也。礼以纪政,国之常也……玉帛酒食,犹粪土也,爱粪土以毁三常,失位而闕聚,是之不难,无乃不可乎。”
韦昭 注:“三常,政之干,礼之宗,国之常。”

⒉  指三种恒久不变的事象。

《管子·君臣上》:“天有常象,地有常形,人有常礼,一设而不更,此谓三常。”

三常(san chang)同音词

  • 1、三长[sān chánɡ ]

    1.北魏地方基层行政官吏党长﹑里长﹑邻长的合称。 2.阴阳家指年月日之首。

  • 2、三场[sān chǎnɡ ]

    1.科举时代考试须经三次,叫初场﹑二场﹑三场。亦总称三场。

  • 3、三唱[sān chànɡ ]

    1.见"三注三唱"。

  • 4、散场[sàn chǎnɡ ]

    1.指戏剧等文娱演出结束,演员下场,观众散开离去。 2.引申为结局。 3.比喻生命终结。

  • 5、散畅[sàn chànɡ ]

    1.舒畅。

三常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