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ōnɡ)
(tuō)

通脱

  • [  tōnɡ tuō  ] 
  • ㄊㄨㄥ ㄊㄨㄛ
  • CEP EUK

通脱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通达脱俗,不拘小节

性通脱,不事仪形。——《南史·任昉传》。也作“通侻
[刘]表以粲貌寝而体弱通侻,不甚重也。——《三国志·王粲传》

unconventional;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通侻”。放达不拘小节。

《三国志·魏志·王粲传》:“表 以 粲 貌寝而体弱通侻,不甚重也。”
《晋书·袁耽传》:“遂就局,十万一掷,直上百万。 耽 投马絶叫,探布帽掷地,曰:‘竟识 袁彦道 不?’其通脱若此。”
清 陈其元 《庸闲斋笔记·高僧转世》:“一彬 持戒律甚严,独言论通脱,口如悬河。”
鲁迅 《且介亭杂文·论俗人应避雅人》:“曹孟德 是‘尚通侻’的,但 祢正平 天天上门来骂他,他也只好生起气来,送给 黄祖 去‘借刀杀人’了。”

国语辞典

⒈  通达脱俗,旷放不拘。也作「通侻」。

《晋书·卷八三·袁瓌传》:「耽投马绝叫,探布帽掷地,曰:『竟识袁彦道不?』其通脱若此。」
《南史·卷六一·陈庆之传》:「(庆之)​暄素通脱,以俳优自居。」

通脱(tong tuo)同音词

  • 1、铜駝[tónɡ tuó ]

    1.见"铜驼"。

  • 2、通侻[tōnɡ tuō ]

    1.见"通脱"。

  • 3、通妥[tōnɡ tuǒ ]

    1.通顺妥帖。

  • 4、铜驼[tónɡ tuó ]

    1.亦作"铜駝"。 2.铜铸的骆驼。多置于宫门寝殿之前。 3.即铜驼街。 4.借指京城﹐宫廷。

通脱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