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邑子

  • [  yì zǐ  ] 
  • 一ˋ ㄗˇ
  • KCB BB

邑子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同邑的人;同乡。

引证解释

⒈  同邑的人;同乡。

《史记·张耳陈馀列传》:“臣之邑子,素知之。”
唐 杜甫 《大觉高僧兰若》诗:“飞锡去年啼邑子,献花何日许门徒。”
宋 叶适 《叶君宗儒墓志铭》:“故人邑子,常候门下。”
清 方文 《李仙亭》诗:“闻有石亭名尚在,重来邑子意偏亲。”
自注:“邑子,《汉书·疏广传》谓同邑子也。”

国语辞典

⒈  同县的人。

《汉书·卷六四上·朱买臣传》:「会邑子严助贵幸,荐买臣。」
《后汉书·卷一七·冯异传》:「异因荐邑子铫期、叔寿、段建、左隆等,光武皆以为掾史,从至洛阳。」

邑子(yi zi)同音词

  • 1、轶资[yì zī ]

    1.超越一般的资格。指官员的级别﹑资历等。

  • 2、蚁子[yǐ zǐ ]

    1.蚂蚁。 2.蚂蚁的卵。 3.喻微小的人或事物。

  • 3、逸姿[yì zī ]

    1.美好的姿态。

  • 4、逸字[yì zì ]

    1.指草书字。 2.谓散逸的诗文。 3.指脱字。

  • 5、驿子[yì zǐ ]

    1.古代驿站的吏役。

  • 6、溢滋[yì zī ]

    1.增加。

  • 7、裔子[yì zǐ ]

    1.后代子孙。

  • 8、翼子[yì zǐ ]

    1.翼助子孙。《诗.大雅.文王有声》:"贻厥孙谋,以燕翼子。"《礼记.表记》引此诗,孔颖达疏:"燕,安也;翼,助也。言武王能安助其子孙也。"一说"子"应读为"慈","翼子"应训为"覆翼慈爱"。见于省吾《泽螺居读诗札记.诒厥孙谋以燕翼子》。

  • 9、胰子[yí zǐ ]

    1.本为猪﹑羊等动物的胰。旧时﹐以猪胰浸酒中﹐冬日涂抹手面﹐可免皴裂。后因借称皂荚和肥皂为"胰子"。

  • 10、异姿[yì zī ]

    1.美好的姿容﹑仪态。 2.不同的姿态,形状。 3.特出的才华。

邑子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