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āi)
()

胎衣

  • [  tāi yī  ] 
  • ㄊㄞ 一
  • ECK YE

胎衣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中医:胎盘胎膜的统称。亦称“胞衣”,“衣胞”

human afterbirth;

引证解释

⒈  中医把胎盘和胎膜统称为胎衣。用作中药时叫紫河车,是治疗劳伤和虚弱的滋补剂。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人·人胞》:“胞衣、胎衣、紫河车……人胞,包人如衣。方家讳之,别立诸名焉。”

国语辞典

⒈  胎儿出生时包裹在外的一层膜。也作「胞衣」、「衣胞」。

法语翻译

Nachgeburt (S)​

胎衣(tai yi)同音词

  • 1、泰一[tài yī ]

    1.亦作"泰壹"。 2.传说中的天神名。 3.中国哲学术语。老子之"道"的别名。有至高﹑唯一之意。

  • 2、泰壹[tài yī ]

    1.见"泰一"。

  • 3、泰乙[tài yǐ ]

    1.即泰一。

  • 4、苔衣[tái yī ]

    1.泛指苔藓。

  • 5、儓儗[tài yì ]

    1.痴呆,愚钝无知。

  • 6、太一[tài yī ]

    ①古代指形成天地万物的元气:洞同天地浑沌为朴,未造而成物,谓之太一。 ②老聃的“道”的别名: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 ③传说中的天神:醮诸神,礼太一。

  • 7、太医[tài yī ]

    1.古代宫廷中掌管医药的官员。周官有医师﹐秦汉有太医令丞﹐魏﹑晋﹑南北朝沿置。隋置太医署令。宋有医官院﹐金改称太医院﹐置提点为长官。明清相沿﹐长官称为院使。亦以泛称皇家医生。宋元以后用为对一般医生的敬称。

  • 8、太仪[tài yí ]

    1.天帝的宫庭。 2.公主之母的称号。唐以诸王之母为太妃﹐贞元六年又从吏部郎中柳冕议﹐以公主之母为太仪﹐以公主本封加太仪之上。太﹐谓因子而尊;仪﹐取母仪之盛。

  • 9、太乙[tài yǐ ]

    1.见"太一"。

  • 10、太易[tài yì ]

    1.古代指原始混沌的状态。

胎衣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