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ān)
(yàn)

三厌

  • [  sān yàn  ] 
  • ㄙㄢ 一ㄢˋ
  • DG DDI

三厌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道教谓三种不忍食的动物,即雁、狗、乌鱼

引证解释

⒈  道教谓三种不忍食的动物,即雁、狗、乌鱼。

《西游记》第八回:“遂此领命归真,持斋把素,断絶了五荤三厌,专候那取经人。”
明 朱国祯 《涌幢小品·字义字起》:“俗语有五荤三厌之説,厌字殊不解。后读《孙真人歌》,谓天厌鴈,地厌狗,水厌乌鱼。鴈有夫妇之伦,狗有扈主之谊,乌鱼有君臣忠敬之心,故不忍食。”

国语辞典

⒈  道教以为天厌雁,地厌狗,水厌乌鱼,是谓三厌。

明·朱国桢《涌幢小品·卷一八·字义字起》:「天厌鴈,地厌狗,水厌乌鱼。鴈有夫妇之伦,狗有扈主之谊,乌鱼有君臣忠敬之心,故不忍食。」
《西游记·第八回》:「遂此领命归真,持斋把素,断绝了五荤三厌,专候那取经人。」

三厌(san yan)同音词

  • 1、散衍[sàn yǎn ]

    1.散开延展。

  • 2、三咽[sān yān ]

    1.吞食三口。《孟子.滕文公下》:"陈仲子岂不廉士哉!居于陵,三日不食,耳无闻,目无见也。井上有李,螬食实者过半矣,匍匐往,将食之,三咽,然后耳有闻,目有见。"后以"三咽"作为求食以存活的典实。

  • 3、三严[sān yán ]

    1.唐代皇帝御朝前捶鼓三次,以示警戒,并按照一﹑二﹑三鼓进行相应准备,谓之三严。

  • 4、三言[sān yán ]

    1.三句话。 2.三个字。 3.指三言诗。 4.指明冯梦龙纂辑的三种短篇小说集。

  • 5、三炎[sān yán ]

    1.三夏。

  • 6、三燕[sān yàn ]

    1.三次宴会。燕通"宴"。

  • 7、伞檐[sǎn yán ]

    1.张开的伞面的外沿。

  • 8、散言[sàn yán ]

    1.闲话。

  • 9、散盐[sǎn yán ]

    1.撒盐。《晋书.列女传.王凝之妻谢氏》:"又尝内集,俄而雪骤下,安曰:'何所似也?'安兄子朗曰:'散盐空中差可拟。'道韫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安大悦。"后以"散盐"喻飞雪。

三厌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