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ànɡ)
(yànɡ)

滉瀁

  • [  huànɡ yànɡ  ] 
  • ㄏㄨㄤˋ 一ㄤˇ
  • IJIQ IUGV

滉瀁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水深广貌。

⒉  指大水。

⒊  泛指光、影等摇动、晃荡。

⒋  犹渺茫。

引证解释

⒈  水深广貌。

《三国志·吴志·薛综传》:“加又洪流滉瀁,有 成山 之难,海行无常,风波难免。”
唐 柳宗元 《梦归赋》:“歘腾踊而上浮兮,俄滉瀁之无依。”
蒋之翘 注:“滉瀁,深广貌。”
清 黄遵宪 《游箱根》诗:“举国无名川,一湖何滉瀁!”

⒉  指大水。

晋 葛洪 《抱朴子·崇教》:“或浮文艘於滉漾,布密网於緑川。”
唐 柳宗元 《法华寺石门精室》诗:“壍峭出蒙笼,墟嶮临滉瀁。”
清 黄景仁 《由慈光寺至老人峰》诗:“一泉喷巖下,阴磵走滉瀁。”

⒊  泛指光、影等摇动、晃荡。

宋 司马光 《翠漪亭》诗:“雕簷日华动,滉瀁照漪涟。”
明 张景 《飞丸记·故旧存身》:“夜色苍茫,愁云滉瀁,梦中唤醒徬徨。”

⒋  犹渺茫。

清 戴名世 《老子论》上:“而 老氏 所言,皆行己治人、涉歷世故之道,初非等於頽堕滉瀁不可致詰者。”

国语辞典

⒈  水深广无边际的样子。

《三国志·卷五三·吴书·薛综传》:「加又洪流滉瀁,有成山之难,海行无常,风波难免。」
《文选·潘岳·西征赋》:「其池则汤汤汗汗,滉瀁弥漫,浩如河汉。」

⒉  泛指光、影等之摇晃。

宋·司马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第二卷·古诗·翠漪亭诗》:「雕簷日华动,滉瀁照漪涟,四月芰荷满,不似在穷边。」
明·张景《飞丸记·第一四出》:「夜色苍茫,愁云滉瀁,梦中唤醒徬徨。」

滉瀁(huang yang)同音词

  • 1、洸洋[huànɡ yánɡ ]

    1.水无涯际貌。比喻言辞或文章恣肆放纵。

  • 2、洸瀁[huànɡ yànɡ ]

    1.犹汪洋。形容文章气势磅礴。 2.犹恣肆﹑放纵。

  • 3、黄秧[huánɡ yānɡ ]

    1.晩稻。 2.江南农村称刚插不久尚未返青的秧苗。

  • 4、黄羊[huánɡ yánɡ ]

    1.野生羊的一种。毛黄白色,腹下带黄色,故名。生活在草原和沙漠地带。 2.因东汉阴识用黄羊祭祀灶神致富﹐后世即用以为典﹐表示祭灶的供品。

  • 5、黄杨[huánɡ yánɡ ]

    双子叶植物,黄杨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茎有四棱。叶对生,圆状倒卵形。春季开花,雌雄同株,花小,簇生。果实有三个短角状突起。产于中国。各地栽培,供观赏。木材坚韧致密,可供雕刻和制木梳等。

  • 6、潢洋[huánɡ yánɡ ]

    1.宽阔貌;广大貌。 2.水深貌。

  • 7、潢漾[huánɡ yànɡ ]

    1.浩荡无际貌。

  • 8、晃瀁[huǎnɡ yànɡ ]

    1.见"晃漾"。

  • 9、晃漾[huǎnɡ yànɡ ]

    1.亦作"晃瀁"。 2.光影摇动貌。

  • 10、幌漾[huǎnɡ yànɡ ]

    1.犹荡漾。

滉瀁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