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í)
(jǐnɡ)

时景

  • [  shí jǐnɡ  ] 
  • ㄕˊ ㄐ一ㄥˇ
  • JF JYI

时景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指春景。

⒉  时势;局势。

⒊  季节;时令。

引证解释

⒈  指春景。

唐 刘商 《送王永》诗之二:“绵衣似热裌衣寒,时景虽和春已阑。”
宋 苏轼 《无题》诗:“年光与时景,顷刻互衰变。”

⒉  时势;局势。

唐 武元衡 《酬李十一尚书》:“时景屡迁易,兹言期退休。”
李英儒 《野火春风斗古城》第三章:“现在时景不佳,最好别去。”

⒊  季节;时令。

《西游记》第七六回:“这猴儿不按时景:清明还未到,他却那里放风筝也!”

时景(shi jing)同音词

  • 1、施敬[shī jìnɡ ]

    1.谓施行庄敬之教。

  • 2、驶景[shǐ jǐnɡ ]

    1.迅速流逝的时光。

  • 3、实景[shí jǐnɡ ]

    1.实际景物。

  • 4、实境[shí jìnɡ ]

    1.古典诗歌理论术语。真切实在的境界。或直抒胸臆,或触景生情,或细写风物都可谓之实境。

  • 5、识荆[shí jīnɡ ]

    语出李白《与韩荆州书》:“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韩荆州,指韩朝宗,当时为荆州长史,很受时人景慕。后因以“识荆”为初次识面的敬辞。

  • 6、诗经[shī jīnɡ ]

    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本称《诗》,因被列为儒家经典,故称《诗经》。共三百零五篇,分“风”、“雅”、“颂”三大类。《风》包括十五国风,大多是古代民歌。《雅》分为《大雅》、《小雅》,有不少反映贵族生活和揭露政治黑暗之作。《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为统治者祭祀用的颂歌。诗的产生大致从西周到春秋中叶,编定于春秋。形式以四字句(四言)为主,多运用赋、比、兴的手法和重章叠句、反覆咏唱的方法。是古代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对后世文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 7、诗景[shī jǐnɡ ]

    1.富有诗意的景色﹐优美的景色。

  • 8、诗境[shī jìnɡ ]

    1.诗的境界﹔诗的意境。

  • 9、示儆[shì jǐnɡ ]

    1.显示儆戒。

  • 10、示警[shì jǐnɡ ]

    1.以某种动作或信号,对人发出警告或使人注意。

时景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