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ān)
()

山例

  • [  shān lì  ] 
  • ㄕㄢ ㄌ一ˋ
  • MMM WGQ

山例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旧时西南山区民间约定的惩处条例。

引证解释

⒈  旧时西南山区民间约定的惩处条例。 宋 周去非 《岭外代答·蛮俗·款塞》:“乾道 丁亥, 静江 猺 犯边, 范石湖 檄余白事帅府,与闻团结边民之事。

猺 人计穷,出而归命,乃诣帅府纳款,其词曰:‘某等既充山职,今当鈐束男姪……上山同路,下水同船,男儿带刀同一边,一点一齐,同杀盗贼,不用此款者,并依山例。’山例者,杀之也。”
明 陆深 《燕闲录》:“顷见 盘瓠蛮 《誓状》云:‘某等既充山职,今当鈐束男姪……一点一齐,同杀盗贼。不用此款者,并依山例。’山例者,蛮言诛杀也。”
明 曹学铨 《桂林风谣》:“法依山例峻,歌叠浪花新。”

山例(shan li)同音词

  • 1、缮理[shàn lǐ ]

    1.修理;修缮。 2.整治,整顿。

  • 2、擅利[shàn lì ]

    1.专有其利。

  • 3、赡礼[shàn lǐ ]

    1.供给礼品。

  • 4、赡丽[shàn lì ]

    1.富丽。

  • 5、杉篱[shān lí ]

    1.谓杉树并生环列,障隔居所,犹如篱落。

  • 6、善吏[shàn lì ]

    1.良吏。

  • 7、山梨[shān lí ]

    1.野生的梨。多生于山中,实大如杏,可食。

  • 8、山立[shān lì ]

    1.象高山一样屹立不动。

  • 9、山吏[shān lì ]

    1.偏僻地区的小吏。

  • 10、山栗[shān lì ]

    1.栗的一种。子实较板栗稍小,可食。

山例相关词语